五年前,美國最大的電商網站亞馬遜(Amazon)以7.75億美元拿下了倉儲機器人公司Kiva,并于接下來的兩三年內在各個倉庫大規模部署Kiva,成功地將普通訂單的交付成本降低了20%-40%。目前,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全球各地的亞馬遜倉庫總共約有3萬臺Kiva機器人,可為其節省20%左右的運營費用。
亞馬遜的成功無疑將自動化倉儲推上了風口,全球各大制造業、電商、物流等企業紛紛加緊類似布局,各類初創型倉儲機器人公司爭先出現。據Tractica預測,2021年全球倉儲和物流機器人市場將達到224億美元。
倉儲機器人是實現貨物快速搬運的設備,可根據貨架的高低調節高度,物料可以直接放置在料架上,倉儲機器人可以自動駛入料架底部搬運至員工處理區,無需人工操作,KUKA機器人維修,即可實現貨物的快速搬運動作。它使企業減少大量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獲取更大經濟效益。
我國企業引入工業機器人比較晚但發展卻異常迅猛,原因是勞動力價格上漲,此類產品質量需求提升,制造業企業迫切需要機器換人來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一般情況來說,機器人維修,都是通過倉儲機器人搬運貨架實現智能揀選和智能搬運/分揀等工作,省去了人力在倉庫中行走找貨的過程,提高作業效率,降低錯誤率,減少人工成本。該種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比如Geek+機器人已經在天貓、唯品會、蘇寧等倉庫中落地使用,并在電商大促期間表現出眾,運行良好。這些機器人工過程中不停頓不休息,可以自動充電,完全實現24小時全天侯工作,極大的提高物料的搬運效率,大大節約了裝卸搬運過程中的作業時間,提高了裝卸效率,減少人工。
隨著需求的提高,機器人不是簡單代替人工勞動,而是一種能夠結合人的優勢(分析判斷、快速響應變化等能力)和機器優勢(高精度、高穩定性、長時間運行和環境耐受能力強等)的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在三種工況內最有發展潛力:即人不能干的(如危險工況、太空深海極端環境作業等)、人干不好的(如高精度工藝)和人不愿意干的(如單調重復性勞動、重體力勞動等)。機器人發達國家中,機器人廣泛應用于不同門類的工業生產中。同時,伴隨著技術進步,機器人應用也從使其重復簡單的勞動逐漸過渡到人機搭配,人機協調生產等。
相比較需求來說我國還需加大對關鍵技術的投入和研發,提高零部件自給率,整合現有研發資源,盡快形成一批技術研發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整機及關鍵零部件檢測中心等,同時,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品牌,將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碼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