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機器人行業“中國速度”讓美國商務部長憂心忡忡
在中國制造2025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工業機器人維修,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對此憂心忡忡,怕美國企業的技術被中國學了去,甚至還替中國擔憂這會帶來新的產能過剩。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對中國的快速增長的機器人行業憂心忡忡。
羅斯認為,中國的政策扶持令競爭環境變得不公平。我們的確需要較大的改變,而且我希望、也相信我已經向中國方面明確表達了這一點,目前的狀況嚴重失衡。美國商務部長對媒體稱。
美方擔憂的是知識產權和公平競爭問題。此前美國根據1974年貿易保護法第301條款,啟動了對中國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律和政策的調查。
美國商務部長甚至操心起中國扶持新興產業,會帶來新的產能過剩。以機器人為例,中國現在大概有400多家公司,但業內人士告訴我,可能有360家是為了不貼和減稅,而不是真的在發展機器人產品。
中國方面,新華社報道稱,希望美方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機遇公平待遇,放寬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
在中國制造2025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中國正處在史無前例的機器人革命之中。作為中國制造業的中心,廣東此前宣布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向自動化產業投入80億美元。
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并且銷量增速遠高于其他國家。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報告預計,2017年至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均銷量增速為12%;同期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均銷量增速將達到21%。到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的比例將達到39%,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
不過,華爾街見聞此前也提到,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依舊依賴國外廠商。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統計,以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abb、庫卡、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為代表的國外企業產品占到中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
除去機器人以外,電動汽車和半導體也是讓美國商務部長頭皮一緊的行業。
9月23日,中資背景的私募基金CanyonBridge,收購了英國的全球移動GPU龍頭企業Imagination。該私募此前的收購目標是美國半導體公司Lattice,不過在9月14日被美國政府否決。
我們可以理解,他們(中國)想要實現自給自足,如果這是一個自由開放而公平的競爭,我們沒有意見,羅斯表示,如果這是通過強制本地化,強制技術轉讓來達成的,我們會因為知識產權未得到尊重而頗覺不適。
美國多名高官,在近期都對中美知識產權問題頗有微詞。上周一,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自己首次重要講話中,直指中國是全球貿易前所未有的威脅。
目前的環境下,KUKA機器人維修,只有一個挑戰比以往更艱巨,那就是中國。萊特希澤稱,他們聯合起來努力發展本國經濟的規模;給予補貼,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扶持國家龍頭企業;強制技術轉讓,扭曲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市場,都是對全球貿易系統的一個前所未有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