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無人駕駛車2020年將量產或在中美兩國
7月26日-7月27日,互聯網+城市交通管理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旨在匯聚國內互聯網+城市交通管理及相關行業的核心管理者和參與者,共同探討城市交通管理創新方法和案例。
大會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指導下,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高德地圖、新浪微博主辦,立足于現實,對焦于未來,網約車、自動駕駛、共享單車、旅游出行等行業的全球頂尖企業和領導者將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交通和出行服務領域的前沿趨勢。
景馳科技創始人兼CEO王勁進行了以人類駛入‘無人之境’為主題的演講。
他先是問了一個問題,量產型無人駕駛汽車到底需要多少時間可以走進人們生活?
目前,全球已有19家車企宣布將在2021年推出無人駕駛汽車。而王勁認為,量產型無人駕駛汽車將在2020年出現。
那么,什么原因將促使無人駕駛時代提前到來?
王勁分別從智能技術、電動化、共享出行、產業融合和法律法規五方面原因進行闡述。
首先是智能技術,目前,深度學習算法發展迅速,計算能力迅速提升,開始使用包括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慣性導航系統等新興傳感器,高精地圖、高精定位等新技術也漸漸興起,四種智能技術的深度發展將為無人駕駛技術提供保障。
第二方面,汽車產業形成電動化趨勢。當不再需要發動機和變速箱等汽車核心部件,汽車制造門檻下降。
第三方面,共享出行已成趨勢,王勁表示,共享出行為無人駕駛汽車提供了應用場景。
第四方面,KUKA機器人維修,相關產業已經有融合趨勢。王勁介紹到,美國科技企業Google在生態布局取得長足進步,包括和克萊斯勒結盟,和Lyft達成合作,他認為無人駕駛汽車很可能在三年后走進美國城市。同時美國車企間正在加大產業融合。比如通用收購Cruise,以及福特與ArgoAI等企業合作,另外美國的出行服務商已與車企或科技巨頭及創業公司結盟。而在中國,無人駕駛相關企業也在謀求多方共贏的產業融合,這其中就包括將人工智能公司、地圖供應商、車企、Tier1/2等產業進行融合。
第五方面,無人駕駛相關法律法規正在建設。在美國,目前已有五個州允許無人駕駛車上路測試。在7月19日,KUKA機器人維修,美國眾議院通過自動駕駛提案,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可部署10萬輛未達安全標準車輛。在中國,2016年12月15日,在國務院《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強調加強無人駕駛交通工具技術基礎研究和前沿布局。今年7月20日,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闡述無人駕駛已進入應用。
綜上,王勁表示,量產型無人駕駛汽車將在2020年出現,同時最可能在中美兩國率先進行實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