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Intelligence,也就是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維修,就像長生不老和星際漫游一樣,是人類最美好的夢想之一。雖然計算機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臺電腦能產生自我的意識。是的,在人類和大量現成數據的幫助下,電腦可以表現的十分強大,但是離開了這兩者,它甚至都不能分辨一個喵星人和一個汪星人。
可喜的是,我們還有Google這類不靠譜的公司。據紐約時報報道,GoogleX實驗室近日開發出了一套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神經網絡系統。這套系統有什么神奇之處呢?不借助任何外界信息幫助,它就能從一千萬張圖片中找出那些有小貓的圖片。
也許你會說,這不就是人臉識別么?不過是把人臉換成貓臉吧。
實則不然。常見的人臉識別是由程序員預先將整套鑒別系統寫好,告訴計算機人臉應該是怎樣的,電腦只需通過攝像頭獲取數據,然后對包含同類信息的圖片作出標識,從而達到識別的結果。而Google的神經網絡系統則是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無需人類告訴它貓咪應該長成啥樣。
在開始分析數據之前,研究者不會向系統輸入任何諸如貓是什么樣子的信息。一旦系統發現了重復出現的圖像信息,計算機就會自動創建一個圖像地圖,該地圖稍后會幫助系統自動檢測與前述圖像信息類似的物體。之所以將這套系統命名為神經系統,是因為Google想向神經生物學中的一個經典理論致敬。該理論稱,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人類大腦顳葉皮層的某些神經元具備特殊的識別人臉的功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經常會在一堆雜亂無章的圖像中赫然發現一個人臉,同樣也解釋了新生的嬰兒能毫無障礙的找到自己的母親并對著她笑。
項目負責人之一Andrew稱:我們沒有像通常做的那樣自己框定邊界,而是直接把海量數據投放到算法中,讓數據自己說話,系統會自動從數據中學習。另外一名負責人Jeff則說:我們在訓練的時候從來不會告訴機器說:這是一只貓。系統其實是自己發明或者領悟了貓的概念。
這套系統總由16000個處理器連接而成,內部共有10億個節點。這一網絡自然是不能跟人類的神經網絡相提并論的。要知道,人腦中可是有150多億個神經元,互相連接的節點也就是突觸數更是如銀河沙數。但是Google的這套系統已經是世界上最復雜的電腦網絡之一了。
說了這么多,也許你會覺得,說到底不就是機器終于知道怎么分辨一只貓咪了么?還是在看完一千萬張圖片之后,機器人維修,三歲小孩都能做的事有什么大不了的呀。
今天計算機能夠通過一千萬張圖片自己琢磨出什么叫貓,明天它就能琢磨出什么是我。今天它還是三歲小孩的水平,明天它就會成長為一個大學生。一旦有了自己的意識,能阻擋機器的可能就只有它自己了。
這個系統目前還不完美。但它已經取得的很大的成功,Google已經將該項目從GoogleX中獨立出來,現在歸總公司的搜索及商業服務小組管轄。Google希望能借此開發出全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徹底改變圖像識別、語言識別等更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