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說和銀幕一直到現實生活,盡管機器人可以做到探索火星、處理人類不能親自做的事,工業機器人維修,但機器人仍難以做到令人信賴,而且看起來非常愚蠢。不過這一點似乎即將改變。除了硅芯片力量指數增長,數字傳感器和高寬帶通信像提高其他產品一樣也在強化機器人能力以外,本文認為還有其他因素也在發揮作用。
首先,研發機器人更容易。十年前幾乎很難想象一個像美國再思考機器人技術公司巴克斯特那樣的機器人:兩個手臂和一個非常簡單直觀的編程接口,機器人維修,但現在2.5萬美元就可以買下。
第二個因素是投資。2013年爆炸性的機器人新聞就是正測試一項通過飛行機器人完成的快遞服務,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韓國和其他公司也正計劃將機器人技術應用于新制造業領域。風險資本家們觀察到機器人公司比過去更具盈利的一面。
第三個因素就是想象的力量。更多的人將掌握如何將機器人高精準度和快速反應或獨立行動等屬性融入到商業利益中,最終推廣到大眾市場。如為市民提供訊息,為記者和廣播公司采集新聞,監控交通和火災,尋找需要維修的基礎設施等。
在受益于機器人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機器人可以完成幾近所有勞力工作,那么略顯多余的人類作為萬物生靈的高貴又如何得以區分呢?因此,所有人以及企業和政府都會發現,討論抽象意義上的技術變革的終極目標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