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足球、聊天、賣萌、跳舞隨著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機器人已發展成為具備人類基礎能力的一種裝置。在近日舉行的第七屆深圳互聯網創新交流會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鐘海表示,去年深圳機器人產業產值約630億元,同比增長31%;機器人企業達435家,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當前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已進入提速階段。
近年來,以庫卡、發那科、安川電機、ABB為代表的國際機器人企業占據深圳80%以上的機器人市場,而深圳本土品牌市場占有率僅為10%15%。為了促進該產業的發展,深圳市從政策、標準、創新、自主知識產權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為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在第五屆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50家機器人公司名單中,3家中國公司首次上榜,其中兩家與深圳密切相關。
據了解,在全球機器人產業和市場爆發之初,深圳就制定了《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及《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政策》,重點支持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檢測儀器等。據悉,自2014年至2020年7年間,深圳市每年將會安排5億元用于工業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支持機器人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培育和引進以及重點企業發展等。
為了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深圳市鼓勵企業組建一批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創新載體,并采取直接補貼的方式予以支持。其中,在深圳設立符合規定條件的市級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專項資金予以最高500萬元支持。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承擔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建設任務并在深圳實施的,專項資金予以最高1500萬元配套支持。
《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15年)》(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深圳市與機器人相關的實驗室、孵化器和產業研資聯盟目前已有10余個。其中,坪山新區的機器人產業發展正逐步加快。截至目前,共有機器人企業29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10個。2015年,深圳坪山新區的智能制造領域產值達344.4億元。白皮書預測,2020年深圳機器人產業總規模將達36155468億元,增加值12651913億元。
標準化是促進機器人產業協調發展的又一有力推手。今年5月24日,工業機器人產業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初審會在坪山新區召開,來自國內機器人產業領域的權威專家和企業代表近90人參會。初審會議最終確定《工業機器人裝調維修工》《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兩個職業技能標準初稿修改意見,形成初稿征求意見稿。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發布的機器人標準27項,行業標準5項,但還沒有嚴格的產品設計、測試和市場準入標準。在深圳,盡管相關產業鏈逐漸完善、智能制造市場的迅速擴容,但由于標準缺失,庫卡機器人,產業重復建設、制造水平參差不齊現象較為突出。
為此,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寶安局組織21家龍頭企業成立了工業機器人標準聯盟。據寶安局標準計量科負責人介紹,標準聯盟的成立,有利于整合區域內的研發資源,推進產業標準化戰略,引導相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監測機構整合資源,推動技術標準與品牌的相互融合與成果轉化。他同時強調,由龍頭企業組成的標準聯盟,可以促進企業間優勢互補,鼓勵系統集成商和機器人本體企業的協調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助共贏。
如果不是在深圳,優必選或許不會如此精彩。這是優必選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劍發出的感慨。顯然,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優必選依靠的是深圳這座創新城市。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創新能力,完整的產業鏈也是深圳機器人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傳統的硬件優勢,上游研發能力,以及下游應用市場的成熟,打造了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的閉環。而深圳本土企業在此環境中,機器人維修,已走出了一條貿、工、技、創的創新之路,源頭創新與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在深圳市光明新區招商局光明科技園內,50多家企業中,與機器人產業相關的有10家左右。入駐園區的企業在嘗試到機器人所帶來的甜頭后,對運用工業機器人的熱情大幅提高,他們積極對產品、技術進行創新,提高自身競爭力。一家機器人公司負責人表示,在轉型加速期,新產品的更新非常快,一旦人員發生變化,會對生產制造產生很大影響。由此可以看出,盡管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但在深圳,這個蛋糕正逐漸在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