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000余名海內外人士共赴西子湖畔,參加2015年浙江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
大會開幕式后,主會場開展了海外留學人才創業項目洽談、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重點項目發布、技術項目合作交流等等。
杭州提出,要為各類人才提供店小二式精準服務,要讓來杭的創業者找到家的感覺、收獲成功的果實。杭州市市長張鴻銘力邀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杭州創業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防霧霾口罩、紗窗新材料被廣泛應用
應對霧霾天氣,留美博士常國慶用納米技術研發防霧霾口罩、紗窗等。
常博士研究納米技術近10年,曾在南京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參與研究中國自然科技基金、美國能源部等重大項目。其團隊推出了基于納米纖維新材料智能空氣管理平臺。
該納米纖維技術核心是獨立設計制造大型生產設備從而實現量產。項目通過核心技術納米纖維濾材產品,可以廣泛拓展下游產品,首先是系列防霧霾產品,如防霾口罩、紗窗、窗簾、新風機等,后續會推出其他精細過濾產品。
在這次項目合作大會上,新能源材料環保項目有80多個,除了納米技術,還有各類新材料,比如,一款可以翻越溝坎的智能輪椅。
這是留學美國的王軍帶來的一項研發,智能輪椅是一個換代產品,不僅可以上下樓梯,翻越溝坎,跨越障礙物,還能自動提升,該產品目前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從消防機器人到飛行機器人機器人成了大會亮點
近來,機器人成為熱點。這次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上,自然也少不了讓人眼睛一亮的機器人項目。
智能消防機器人、智能巡邏機器人、家庭智能看護機器人等,這是留學俄羅斯的王科研碩士團隊帶來的智能機器人項目。據介紹,產品采用綜合傳感、超遠距信號傳輸、環境人工智能學習等多項創新技術,比如,消防機器人在功能上會具有更多特點,在較多危險區域可以完全代替消防員,這樣,工業機器人維修,可以避免消防員人身傷亡。
而留美博士楊冠文則帶來了自主研發的智能飛行工業機器人。這是對現有無人機技術進行了跨越式的提升,開發3D機器視覺及目標跟蹤算法,可以使得機器人對周邊物體的特征、遠近都能清晰地感知,并自動做出感應。
智能飛行工業機器人被稱為是真正的飛在空中的智能機器人,它可以實現全天候自動起飛和精確降落,自動規劃路徑作業,應用于警用、城市管理、農業、地質、氣象、搶險救災等多個行業。
中醫人工智能預診APP等130多個生物醫藥高科技項目參展
生物醫藥大類每年都是洽談的熱門,這次有130多個生物醫藥方面高科技項目,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比如,有用于心肌缺血/猝死早期檢測預警的心電動力學圖儀器,還有可穿戴人體血管實時監測設備等。
留學德國的盧嘉偉發布了一款中醫人工智能預診APP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這是免費的APP前端,加上規范化的智能云端,讓中外使用者享受快速免費的中醫預診,你可以透過手機APP做基本的望聞問切,收集數個角度的照片、音頻、脈搏、提問等信息,然后,讓云端人工神經網絡系統作分析,并給你開出生活方式、食療、深入檢查等處方。據說,系統成熟后,該系統甚至可提供帶百分比的初步診斷。
目前,動態血壓測量只能在醫院進行,沒法走進普通家庭,而美國留學的姜旭這次則帶來了輕便小巧的動態血壓測量。
它突破了現有動態血壓儀的設計,庫卡機器人,將電路部分和袖帶合成在一起,方便24小時佩戴的動態血壓測量儀,配置了方便的數據分析軟件,可以分析血壓平均值,血壓標準差,晝夜血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