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人工智能論壇上,李彥宏發表演講。■攝影 記者 趙穎碩 田建明
昨天,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精彩繼續,尤其是一場場分論壇活動熱詞頻出,互聯網大咖縱論江湖,人工智能、大數據、萬物互聯、信息安全……這些大咖口中的熱詞,也許正描繪出未來世界的種種可能。
物聯網:連接無處不在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對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很多公司正發力這一領域,搶奪風口。
紫光股份董事長、新華三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于英濤十分看好物聯網的潛力。他認為,互聯網是物聯網的基礎,而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正是由于物聯網+互聯網結合,給我們的產業互聯網帶來巨大的天地。他堅信隨著國內物聯網的發展,到2025年,產業的連接將會超過2B和2C的連接。
物聯網的發展,也會帶來諸多改變。亞信集團董事長田溯寧就和大家交流了一個觀念,KUKA機器人維修,隨著5G的到來,我們正在從百億連接走向萬億連接時代,會形成各種各樣連接產生的智能,而這個智能會催生新物種的大爆發,這個爆發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的業務形式,而新的公司新物種都應該有一個名詞“客戶運營商”,當公司轉變為客戶運營商的時候,就會從過去以流程為核心的ERP到今后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中心、以客戶為感知的“E-BOSS”。
媒體轉型:從顛覆到賦能
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每次亮相,都會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而在昨天的分論壇上,馬化騰則把自己的焦點對準媒體,談起了社交化媒體的未來。
馬化騰認為,當前,www.twshmhelmet.com,媒體日漸趨于移動化、社交化、智能化,讀者的閱讀習慣正不可逆轉地向移動端和社交媒體遷移。過去幾年,數字平臺也不斷推出個性推薦、聚合頻道和功能平臺,用戶體量爆發式增長,社交媒體以用戶為核心,注重用戶之間的互動、分享、傳播以及內容的多元化,開始成為主流輿論傳播的有力補充,也促進了網絡文化形態與傳播形式的繁榮。
馬化騰認為,在以微信等為代表的社交化應用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主流輿論信息依托人際關系和社交網絡實現更大規模的大眾化傳播。微信通過與用戶群體、社交網絡、支付功能等無縫連接,實現了“內容”與“渠道”的深度融合——“渠道”為內容提供“出海口”,“內容”為“渠道”注入新鮮活水,共同構筑起內容生產與傳播互助、共榮的生態圈。
人工智能:融合發展新機遇
“人工智能”是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另一大熱詞。昨天,一場“人工智能,庫卡機器人,融合發展新機遇”的分論壇則讓這個熱詞繼續升溫。
多年來,百度一直是我國“人工智能”領域重要的開路先鋒。在昨天的分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再次與大家分享了公司的“人工智能”心路歷程:2013年1月份,公司成立了全球首個以深度學習來命名的研究院;此后,公司在AI上的投入越來越大,到2016年的時候,正式發布了百度大腦。
人工智能發展的好處頗多,李彥宏一連舉了多個例子:比如通過人工智能及時地發現莊稼的病蟲害,比如在工業領域的一系列創新應用。盡管人工智能在各個行業各個層面都帶來不小的紅利,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的態度依舊較為審慎,他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是把雙刃劍。人工智能已經在很多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是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更多的希望要寄托在人工智能的進步上,而人工智能的雙刃劍特征會愈演愈烈,需要從法律、技術等方面予以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