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小慧)“機器人離我們已經很近了!”7月25日下午,第二期“深圳市人大代表大講堂”開講,廣東省人大代表、優必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圍繞“人工智能”話題,帶來了“人機共存的時代已經來臨”主題演講。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常務副主任羅莉,副主任蔣宇揚、賀海濤,黨組成員張文,秘書長石崗以及市人大常委會全體機關干部,部分在深全國、省、市、區人大代表參加了活動。
駱文智強調,希望通過舉辦大講堂活動,讓人大代表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有進一步的了解。人大代表要加強學習,增強本領,提升能力,進一步強化履職意識、提高履職能力,更好助推深圳實現高質量發展。
周劍首先談到了智能機器人發展歷史:簡單的編程機器人—在工業界已有一定的應用—向實用和商業化發展,這其中,人工智能技術演進和發展是推進機器人智能化關鍵。
在周劍看來,人形機器人代表著人類機器人研究和探索的最高水平和終極方向。未來人形智能機器人在運動控制和人工智能上將無限接近人,甚至超越人類。周劍認為,只有運動形式和外觀上都與人相仿的機器人才能適應絕大多數的人類環境,并在心理上被人類所接受,“人形服務機器人才能最終成為家庭成員”。
隨著機器人的普及,新交互方式將重新定義數據價值,現有的產業生態將顛覆。“事實上人機共存的時代已經來臨。”周劍表示,機器人離我們已經很近了,并深刻改變和影響著人類生活。未來隨著機器人在教育市場、特定場景應用,再到消費級的爆發,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最終將會實現人與機器人共存。
人工智能對人類威脅到底多大?周劍對此表示,此為“遠慮非近憂”。目前還處于弱人工智能時代,KUKA機器人維修,而要做到深度學習、推理和認知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真正邁進強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基礎學科理論上的突破。
談及我國目前AI領域原創理論和技術,周劍表示,我國具備雄厚的產業基礎,但真正顛覆AI理論算法還有較大上升空間。目前企業投資存在“急功近利”現象,機器人維修,原創理論突破需要“長線投資”,建議政府可以適當做這方面的引導,保障AI企業能專心做好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