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第六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在浙江余姚盛大開幕,與會的重要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鶴云表示,人工智能已經是機器人技術的核心,我們已從對機器人的概念認識階段發展為了對現有機械進行自主化、智能化改造升級的階段。
就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現狀而言,我國還處在機器人產能過剩、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較低的階段,這就需要人們改變現有的思維模式,重新審視人工智能帶來的產業革命,F今社會人工智能已經無處不在,人們通過對傳統機械進行改造,賦予制造業新的轉型升級,從而開拓人工智能發展新空間,這無疑將是我國機器人產業積極改變落后局面的出路。
近幾年來隨著圖形交互,可視化,語音識別、動作捕捉等技術的更新換代,人機交互技術越來越便利,傳感器技術的提升,更是為機器人與人類的人機交互打開了方便之門。人機交互的深度開發,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引起人們對未來就業前景的焦慮。在未來是否會真的出現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機器與人搶面包的事情發生呢?
對此,我國投資領域知名人士,時任廣州匯量科技聯合的創始人兼總裁曹曉歡有著自己的見解。曹曉歡在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擔任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投資總監,主要負責該公司的國外投資及并購,以及半導體和TMT行業的早期投資及項目管理。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出任蘇州工業園區元禾原點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主要負責該公司的國外投資及并購。曾創下過使其主導的公司市值實現27倍增長的佳績。
作為在一名投資界經驗豐富的老將,曹曉歡非常看好中國未來的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在今年1月8日北京JW萬豪酒店舉行的“氪信出席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 ”上,曹曉歡說道:“人工智能并不是要取代就業,而是將現有的工作崗位升級,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將人力釋放到更有價值的領域。未來,AI可能向平臺化發展,成為水電一樣的基礎設置。”由此觀點可以看出,在未來人工智能將是服務于人類,聽從于人類指揮的一種基本的技術手段,而不是來取代我們的工作崗位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現今的人工智能系統或者算法是對每個任務進行編程,這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了指數級的復雜性,這將導致泛化能力差,人工智能缺乏推理和因果關系的表達能力等問題。也就是說,人類還還要在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產業的開發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在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人類注定要成為永遠的掌控者,而不是被掌控者。在不久的將來,我的人工智能產業必將帶來新一輪的經濟大潮,我們期待著那一日的到來。
,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www.twshmhelm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