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對于新生事物,不能高估一年的變化,也不能低估5年的變化。縱觀歷史,由于猶豫不決而錯失發展機遇的例子比比皆是。200年前,在工業革命時代選擇閉關鎖國的,后來大都被堅船利炮敲破了國門;40年前,在電腦大發展時期錯過芯片和軟件開發的,只能眼看著別人占據技術制高點;10年前,錯過從電腦端向移動端轉型的,也就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巨大商機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一個擁有24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長期以來,上海領風氣之先,開放、創新、包容成為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品格。在上海發展人工智能,具有得天獨厚的科教資源優勢、應用場景優勢、海量數據優勢和基礎設施優勢。特別是,首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召開后,上海人工智能發展呈現企業、人才、資本加速集聚的良好態勢
■李志民陳嘉鎰王剛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后的又一革命性力量。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我們要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大方向、大邏輯、大趨勢,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高地。
正跨越0和1的界限
從歷史演進來看,人工智能不是一個單項技術,而是與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大潮相伴生的大趨勢。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已經歷一個甲子,其間曾在社會上引發三次熱潮。有意思的是,這三次熱潮都和下棋有關:第一次是1962年,IBM的計算機靠初級的自我學習,戰勝了跳棋高手;第二次是1997年,深藍靠窮舉法,戰勝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第三次是2016年,阿爾法圍棋靠深度學習,戰勝了頂級圍棋選手。
前兩次,由于受到算力、算法和硬件的限制,人工智能熱了一陣,便很快陷入沉寂;而到了第三次,工業機器人維修,新一代人工智能就像天才的嬰兒,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相伴而生,與互聯網、物聯網合體,充分吸收海量數據、極速算力、優越算法和豐富場景提供的養料,迅速迭代、迅猛發展。比阿爾法圍棋晚一年問世的阿爾法零,無須學習海量棋譜,僅憑自我博弈積累的經驗,便可輕松擊敗前者。
可見,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孕育、伴生、脫穎于時代大潮的集大成之作,必將引發鏈式突破,最有可能引爆第四次工業革命,并加速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推動人類社會向智能化社會加速躍升。正因為如此,有科學家甚至把人工智能稱為人類需要做的最后一項發明。
從發展現狀來看,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突破一定閾值,正實實在在地影響經濟發展、變革社會生活。隨著算力急速提升和數據存儲成本快速下降,人工智能正在跨越0和1的界限。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核心價值在于賦能。人工智能可以創造算力6年提升30萬倍的超級摩爾定律,并通過對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的再造,讓人類擁有推進全產業升級的技術工具、引領經濟增長的全新引擎。據預測,到2035年,基于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中國、美國和日本的實際總增加值年增速將分別提高到7.9%、4.6%和2.7%。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深層影響在于重構。如果說互聯網的出現只是打破空間的束縛、提高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效率,那么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則是加快打破人和物的壁壘,朝著萬物為我隨心所用的境界邁進。隨著經濟社會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大量行業面臨重新定義。人們將借助人機協同,從枯燥乏味、重復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更自由地創新創造、更優雅地生產生活、更深入地感知世界、更幸福地體驗人生。
從未來前景來看,人工智能發展既面臨不確定性挑戰,更帶來千載難逢的大機遇。
有人說,人工智能既可能是馬良神筆,也可能是潘多拉魔盒。但不管怎樣,只有掌握它才能發揮積極作用。
當前,我們仍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未知遠遠大于已知。比如,人工智能將怎樣沖擊就業結構、法律法規、社會倫理?超人工智能的奇點何時到來?人類智慧到底能不能控制人工智能?類似問題不勝枚舉,但只是成長中的煩惱,與其被動擔心,不如主動擔當。
事實上,對于新生事物,我們不能高估一年的變化,也不能低估5年的變化。縱觀歷史,由于猶豫不決而錯失發展機遇的例子比比皆是。200年前,在工業革命時代選擇閉關鎖國的,后來大都被堅船利炮敲破了國門;40年前,在電腦大發展時期錯過芯片和軟件開發的,只能眼看著別人占據技術制高點;10年前,錯過從電腦端向移動端轉型的,也就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巨大商機。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一日千里。原先預測需要20年才能獲得的進步,計算機2年就能實現。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的發展必將超乎想象。只要我們以開放的胸懷去擁抱它、以理性的精神去規范它、以擔當的作為去用好它,就一定能夠創造一個無限美好的智能新世界。
四方面入手釋放頭雁效應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一個擁有24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長期以來,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上海領風氣之先,開放、創新、包容成為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品格。在上海發展人工智能,具有得天獨厚的科教資源優勢、應用場景優勢、海量數據優勢和基礎設施優勢。
這些年,上海把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優先戰略選擇,全面實施智能上海行動,抓住用好大數據、人才和基礎設施三個核心要素,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人工智能全產業鏈條,打造人工智能集聚區。特別是,首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召開后,溢出效應進一步顯現。微軟、阿里巴巴、百度、科大訊飛等國內外著名企業相繼來滬開展項目合作,重點區域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陸續出臺,人工智能發展基金籌備取得進展,上海人工智能發展呈現企業、人才、資本加速集聚的良好態勢。
新時代,上海要進一步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添薪續力,需要高起點謀劃、戰略性布局、大手筆推進,讓人工智能的頭雁效應更加凸顯、充分釋放。
一是構建智力大腦,讓AI智慧匯聚激蕩。
瞄準世界人工智能科技前沿,集合精銳力量、強化協同創新,下好先手棋、勇闖無人區,在腦智能、類腦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等基礎理論研究上大力攻關,在智能感知技術、理解認知技術、計算處理技術和智能執行技術等關鍵技術攻關上大力突破,確保在人工智能理論研究上走在前面、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占領制高點。
二是打造智慧場景,讓AI應用盡展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