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中即將變成現實的5大科技!
《星球大戰8》將在明年1月5日國內上映,觀眾們將再一次體驗充滿著太空船、人形機器人和激光武器的未來世界。但是一些在電影《星球大戰:最后的絕地》以及以前系列電影中看到的黑科技事實上比你想象的更接近于現實。前美國宇航局天體物理學家和《星球大戰科技》的作者JeanneCavelos稱:很多時候科幻小說把靈感帶給了偉大的科學。或許超光速旅行和光劍距離我們還很遙遠,但是這里列舉的5大《星球大戰》黑科技有可能在十年內變得無處不在。
人形機器人:《星球大戰》電影中人形機器人無處不在。當然在現實世界中,工業機器人維修,大多數機器人都是專門設計的工業機器人。它們與我們完全不一樣,KUKA機器人維修,而且不會像電影中的C3PO機器人一樣與我們進行交流。《星球大戰》電影的超級粉絲,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機器人學教授JonathanRoberts博士稱: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我們已經為人類建造了完整的生活環境,因此人形機器人的定義就是要能夠做到我們所做的事情并且使用我們已經建造的東西,比如說門把手或者樓梯等。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在2012年到2015年間舉辦的機器人挑戰賽是一場國際性的技術研發競賽,這場賽事給予機器人的研發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參賽團隊需要打造出能夠在人造環境下執行任務的機器人。雖然波士頓動力研發的阿特拉斯機器人無法講話,但是它足夠靈敏而且能夠像人類一樣完成后空翻。豐田汽車打造的THR3機器人能夠實現遠程操控來模仿操控者的動作。其它的機器人設計了人機互動功能。比如說,日本軟銀打造的Pepper機器人能夠估計操控者的情緒,調整它的行為配合人類的情緒,并且記住人們的面孔。目前這類機器人已經在商場、銀行和醫院中出現。
仿生學:在《絕地大反擊》中,天行者盧克在與黑武士的光劍對決中失去了他的手,后來他換上了一個超級靈巧的機器手,從而能夠繼續他的戰斗。就在電影上映的同一年,因戰爭失去手臂的退伍軍人開始安裝盧克仿生手臂,與之前仿生手臂不同的是,它能夠同時移動多個關節。另外一種高科技假肢為米開朗基羅手,它具有7種抓取模式,而且擁有一個可控的拇指。
雖然這些假肢非常先進,但是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它們是綁縛而非手術連接,庫卡機器人,它們無法做到像人類手臂一樣。Roberts博士稱,你當然無法舞動一把光劍。另外一方面,腦機接口技術借助腦電波信號逐漸能夠讓人們通過思維控制假肢。去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演示了一種機器手,能夠讓使用者借助思維操控每一根手指。
全息圖:星際間的電話會議仍然是我們無法實現的,但是類似于《星球大戰》電影中3D全息圖通訊的技術已經離我們不遠了。Cavelos聲稱: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發許多非常奇特而且革命性的顯示屏技術。尤其是令人激動的立體顯示技術,能夠產生漂浮的3D影像。
最接近于《星球大戰》電影中全息圖的就是HoloLamp公司的投影技術,工程師們研發的投影設備會投射扭曲的2D圖像讓大腦誤認為是3D圖像。由于這種設備必須追蹤使用者的面部來維持正確的視角,因此它只能針對單人使用。這也就是說我們與《星球大戰》電影中的那種全息通訊能力還有一段距離。Roberts認為,像微軟的Hololens那樣的增強現實頭盔最終將提供更靈活的方法讓我們獲得類似的效果。
飛行汽車: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失望之后,打造與《星球大戰》電影中飛行汽車類似產品的努力已經開始獲得回報。去年9月,PassengerDrone公司完成了首次載人飛行,在年底之前空中客車公司計劃測試它的Vahana飛行器。Vahana飛行器設計用于在密集城市的屋頂上方運送單一乘客。
迪拜在2月份宣稱將啟動一項飛行出租車服務,使用的就是中國億航科技制造的單座無人機。Roberts稱,安全守則或許將比研發這項技術更加具有挑戰性。他認為運送乘客的無人機很可能成為超級富翁的玩具,而不是新一代的運輸革命,而且私人飛行總是非常昂貴的。
激光炮:在最新的電影中,將上演飛船之間的激光炮對決。雖然現在美國軍方繼續依賴于傳統的武器系統,但是或許不久之后真正的軍用飛機上就將裝配類似激光炮的武器。
美國海軍已經研發了一種船載激光炮,而且美國軍方的雅典娜系統最近也成功在測試中擊落了5架無人機。去年6月份,美國國防承包商雷神公司第一次實現了從直升機上發射高能激光。就在上個月,美國空軍給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撥款,來打造一種能夠安裝在噴氣式戰斗機上的激光武器。而且這個激光武器系統預計將在2021年之前開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