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已至,本周里機器人圈子又發生了哪些熱點資訊呢?大疆無人機新增隱私模式,美軍封殺前就已開始籌備;技術突破!專家設計出可自我修復的軟性機器人;合肥狠砸20億,欲打造一流機器人產業園;新松發布半年報,欲拓展3C市場。更多精彩內容請看詳細資訊:
大疆無人機新增隱私模式,美軍封殺前就在籌備
近日,美國陸軍日前突然高調發布禁令:下屬單位一律停用所有中國企業大疆創新(DJI)生產的無人機及相關產品,理由是大疆的產品存在網絡安全漏洞。
隨后,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公布了此前針對大疆無人機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疆無人機能夠確保數據安全,美國軍方因此被這逆轉的結果啪啪打臉。
隨后,大疆宣布,將在9月份向旗下無人機推送軟件更新,增加一個全新的隱私模式。該模式下,無人機與互聯網之間的數據傳輸會被掐斷,大疆把它稱為本地數據模式。但大疆明確表示,推出這項功能主要是為企業用戶考慮,并不是軍隊,且該功能早在美軍方封殺事件之前就在籌備中。
大疆副總裁BrendanSchulman表示:本地數據模式向用戶提供了額外保險,重要數據不會傳到網上。該模式下,用戶仍然能讓無人機連接手機,并使用部分自動功能,無人機的飛行安全性也不會受到影響,但所有必須聯網的功能都將無法使用。
新松發布半年報,欲拓展3C市場
近日,國內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發布半年報,半年報顯示,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在3C行業,新松自主研發的七自由度柔性協作機器人和雙臂協作機器人都已實現小規模銷售。此外,可實現無人自動上下料的新型復合機器人也投入生產使用。新松表示將會重點聚焦3C行業,把握機遇,進一步拓展3C市場。
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數據顯示,從全球3C產業機器人市場結構來看,國產機器人市場占比38.5%,同比提高9.7%。2016年,3C制造業機器人銷售量達2.8萬臺,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同比增長58.5%。可見3C產業機器人市場一片向好,前景廣闊。
但是相關人士分析表示目前3C機器人市場仍存在以下困難:一、3C產業新產品開發極快,舊的產品很快就面臨淘汰,導致了3C機器人生命周期變短;二、3C產品多樣化、零部件多、生產流程復雜,從而加劇了3C機器人定制難度;三、3C機器柔性不足,遠不及人工靈活。因此,工業機器人廠商要想占領這塊高地,還需解決不少困難。
技術突破!專家設計出可自我修復的軟性機器人
眾所周知,我們的手被割傷或肌肉被撕裂等都可以隨著時間而愈合。但是,如果機器人也能痊愈呢?發表在科學機器人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
來自布魯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VUB)已經將這種自我修復的特性延伸到了軟性機器人身上。這些機器人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可以用來在食品工業或微創手術中獲取精細的物品。它們在康復和假肢修復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他們的實驗中,研究團隊制造了完全由橡膠聚合物制成的軟性機器人。一旦軟性機器人損壞,這種材料在以80攝氏度加熱40分鐘后可以恢復。在以25攝氏度加熱24小時后,受損的機器人的力量和靈活性也將恢復。
該研究小組得到了歐洲研究理事會的支持,他們對這項研究的影響也抱有很大希望。自2014年以來一直參與該項目的SeppeTerryn表示:我們希望人類能信任機器人,知道它們的性能并不取決于人類的探測和修復損害。
谷歌無人車新專利:撞擊就變軟
近日,谷歌旗下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mo獲得了一項新專利,可以在汽車發生碰撞時,通過改變車身表面的硬度來減輕對物體的沖撞強度。試想,若是在無人車撞到人的一瞬間,能夠改變自身硬度,變得柔軟,毫無疑問這能夠大大減輕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通常,撞擊是車禍中造成傷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該項專利的原理是通過一個或多個傳感器來及時感知周圍物體并決定如何改變汽車的硬度,再通過改變車身底部的線纜、支撐條和彈簧夾的松緊程度和相對位移來減輕車身硬度,從而減輕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盡管這個專利聽上去不錯,但是目前無論是谷歌還是Waymo都沒有表示他們會立刻在旗下的無人車中部署該項專利。而且不足之處在于,車內人員的人身安全該如何保障這一點仍然是個棘手的問題。
狠砸20億:合肥欲打造一流機器人產業園
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將機器人產業作為下階段支柱產業,將投入20億人民幣,打造機器人產業園,力爭三年內建成全中國一流的機器人集成應用創新基地。
據報道,該機器人產業園位于合肥市高新區,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總占地370畝,建筑面積2.5萬平方公尺,包含機器人啟動區、孵化加速區、產業聚集區三部分。其中,機器人啟動區的合肥機器人大廈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公尺,已全部投入使用;孵化加速區將於2018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總建筑面積17萬平方公尺;產業聚集區中,建筑面積21萬平方公尺的機器人裝備制造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總部辦公基地及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也即將規劃建設。
合肥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宋道軍表示,園區目前已聚集近90家機器人企業,在談項目近50個,初步建成機器人+合肥機器人創新生態圈。接下來,高新區將為機器人相關產業聚集搭建生態發展空間,并逐步完善測試平臺、體驗展示中心、人才培訓體系等功能配套區域和服務,積極構筑產學研政商服一體化的機器人產業園,力爭三年內建成全大陸一流的機器人集成應用創新基地。
揚天科技獲聯想創投5000萬投資
近日,揚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5000萬元的Pre-A輪融資,由聯想創投領投,天使投資人金沙江聯合資本和銀杏谷資本跟投。
作為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智能制造企業,揚天科技成立于2015年12月。依托于天津大學機械學院,在機器人領域有30多年的研究經驗。
完成本輪融資后,揚天科技表示,目前,3C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上漲,人力成本不斷提升。在準確性、靈活性、安全性上協作機器人能夠更好的替代工人。因此公司將瞄準3C電子產業,加碼研發生產協作機器人。
作為本次投資方的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表示:輕型協作機器人是未來機器人市場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將迎來井噴式發展。作為未來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3C電子產業實現高效自動化生產、節能降耗做出巨大貢獻。
首臺印度制造的工業機器人TALBrabo面世
近日,印度自主研發的首臺工業機器人Brabo面世。據了解Brabo不僅僅是TAL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工業機器人,還是首臺印度制造的工業機器人。據報道,Brabo機器人焊接單元的售價約為133,000美元,是針對三級和四級供應商的極具性價比解決方案。該機器人的工作域為850mm,有效載荷為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