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搶灘登陸,博靈機器人攜兩款新品進軍服務機器人市場!
前言:近日,上海博靈機器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博靈機器人)發布兩款可穿戴式健康管理協作機器人,分別是運動數據采集外骨骼和行走助力外骨骼。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對疾病的治療不止滿足于治療與護理有效,在功能康復方面的需求日益上升。據調查,KUKA機器人維修,在與幸福感相關的38個關鍵詞(收入水平、健康狀況、家庭和諧等)的統計中,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53.46%)認為,健康狀況是影響幸福感的第一要素。
百億市場規模待開發博靈機器人搶占藍海
醫療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到底有多大呢?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1.38億老年人群中,需康復人數髙達7000萬,中國康復醫療服務的供需比例為1:10。2017年,我國康復醫療市場規模約380億元。
作為站在科技風口上的機器人技術也必將成為推動醫療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它與現代康復醫療技術也有了越來越多的交集,而且目前已有很多落地應用的項目與產品。
博靈機器人瞄準大健康領域進入市場,發布了兩款可穿戴式健康管理協作機器人,分別是運動數據采集外骨骼和行走助力外骨骼。
博靈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萌
博靈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萌在發布會上說到:很高興能夠向市場上推出這兩款新品,利用我們自身的優勢為大健康領域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博靈機器人自創立以來,立足上海臨港,專注自主研發,集合全球智慧,服務中國市場。我們希望成為更懂本國消費者的運動助理。
博靈機器人首席運營官高曉
那么這兩款產品何時能夠成為大家的運動助理?對此博靈機器人首席運營官高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硬件產品投放一定是個非常謹慎的過程,尤其是做機器人的公司,如果沒有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投放市場顯然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公司計劃近期將兩款產品投入實際應用場景進行測試,新產品在場景中的應用是否能夠達到預期,以及在預期之上是否能夠達到其他的功能,還將繼續密切保持關注。產品預計2018年底正式投放市場。
柔性關節驅動技術讓商業化未來可期
據了解,外骨骼機器人是將傳感、控制、信息融為一體,供操作者穿戴的智能化機械裝置,將機器人的體力與人的智力完美結合。博靈機器人將通過掌握核心技術的精準算法,收集使用者行走時的運動數據,模擬人體接下來的步態,以此重建高精度的人體運動模型,從而準確獲取關節點、關節角等信息,進而幫助患者進行健康評估,并給出一份有針對性的優化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博靈這款行走助力外骨骼機器人還采用了柔性關節驅動技術,在安全性、舒適度及人機交互層面與同類產品形成顯著代差,能夠全面提升使用者的穿戴體驗。
這款行走助力外骨骼機器人主要應用在醫療康養領域,能夠實時完成穿戴者健康大數據的采集與生成,為卒中等慢病管理提供一手資料,同時監控佩戴者當前身體狀況,做到慢病與亞健康預警。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庫卡機器人,機器人可以自主學習佩戴者的使用習慣,在短時間內與佩戴者合而為一。
行走助力外骨骼機器人
另外,此次推出的運動數據采集外骨骼機器人,主要應用于運動健身領域。通過采集佩戴者的運動數據,可以幫助運動者更好地檢測和評估運動行為,測試運動表現和運動能力,預防運動傷害,給出個性化的運動方案指導,增強健身場景后續服務粘性。
運動數據采集外骨骼機器人
因為功能的互補性,這兩款產品形成了一個檢測、評估、分析、建議、實時指導、主動干預的閉環。除了幫助使用者主動訓練之外,其檢測的結果能夠讓行走助力外骨骼機器人根據判斷的問題進行主動干預。從全球范圍來看,這都是一種全新且務實的嘗試。
高精尖團隊助力產品應用落地開花
張萌,作為博靈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持有清華大學力學系本科學位,以及紐約石溪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除此以外,2011年至2016年期間一直在美國RethinkRobotics公司就職,全程參與了兩代協作機器人的研發。而在這之前,他本人曾先后任職于3M等多家美國領先科技公司。
而博靈機器人的核心團隊均來自于國際頂尖的協作型機器人研發和制造公司,擁有十余年戰略運營管理經驗和多次成功創業經驗。負責研發的技術人員不乏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多家國內高校的頂尖人才。
顧問團隊則來自法國里昂克羅德貝爾大學運動生物機理校級實驗室、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江蘇省轉化醫學研究院等國內外相關領域頂尖機構。
最后,在此次發布會上博靈機器人除了發布兩款新品以外,還與法國里昂克羅德?貝爾大學、常州錢璟康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醫科大學以及杭州樂刻運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工業機器人維修,雙方將就產品的研發支持、臨床應用、標準制定等領域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