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輪沉沒位置確定,水下機器人再立奇功
2018年1月6日,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與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發生碰撞。桑吉輪全船失火,上面裝載了11.13萬噸凝析油。一時間,濃煙滾滾,火光、毒煙和油污四處彌漫,整個天空和海面都蒙上一層黑霧。
桑吉輪在連燒7天、多次燃爆后,沉入海底,并產生了漏油等連鎖影響。打撈殘骸成為目前最重要的任務,然而危險重重的海底情況讓人卻步。
桑吉輪位置已確定,水下機器人下海勘查
交通運輸部于2月2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介紹桑吉輪最新處置情況。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廣路表示,1月14日16:45時,桑吉輪沉沒位置在北緯28度22分,東經125度55分,經掃測沉船呈正坐姿態,首向12度,周圍水深115米。
到目前為止,救援隊沒有安排潛水員下水,而是安排水下機器人進行了探測勘查。因為現場海域開闊,無遮無擋,洋流復雜多變,且現場水深達到115米。加上桑吉輪船體運輸了凝析油和燃料油,易燃易爆,沉船打撈難度極大。
水下機器人在此次勘查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同時,官方表示,是否打撈沉船、用什么方式打撈、誰來參與打撈等一系列問題要在勘查完成后,通過充分協商才能確定。
輕工業級水下機器人應用廣闊,www.twshmhelmet.com,未來或將取代潛水員
水下機器人在桑吉輪水下勘查中立奇功,引發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紛紛關注。近年來,KUKA機器人維修,隨著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水下機器人除了水下勘查外,已在更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單單輕工業級水下機器人,其應用已不再是助力海洋油氣業。面對復雜多變的水下環境時,輕工業級水下機器人可以保障人類人身安全。
與潛水員相比,輕工業級水下機器人下潛深度大,不受水流、水溫、能見度等因素的影響,同時擁有一定的續航能力,可以長時間在水下工作。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水下機器人大有取代潛水員的趨勢。
目前,輕工業級水下機器人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兩大領域。其一是海洋搜救,包括海上救助打撈、近海搜索、水下目標觀察、水下洞穴搜救等。以桑吉輪水下勘查為例,在指定具體打撈方案前,機器人維修,水下機器人可以代替潛水員進行勘查,以保證人身安全不受損傷。
其二是水下檢測,包括大壩或橋墩的結構檢測、船體檢修、水電站檢修等。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例,2017年南水北調工程河北分局邀請水下機器人FIFISH進行了壩體檢修工作。FIFISH為其定制了輕工業級產品南水北調1,用來進行水下的壩體觀察,以明確工程需要修復的問題。水下機器人的加入,為南水北調工程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不僅是輕工業級定制,消費級產品更受全球追捧
隨著國家海洋開發的力度和深度加大,水下機器人的市場也隨之拓展。眾多資本、技術紛紛涌向水下機器人領域,行業內也出現了一批像鰭源、臻迪、深之藍一類的水下機器人企業。
作為水下機器人領域的先行者,深圳鰭源科技推出輕工業級產品FIFISHROV,并在與南水北調工程的合作中,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據了解,FIFISHROV是飛行式輕工業級水下機器人,作業操控十分便捷,可應對復雜回路的管道環境;擁有過硬的密封性和抗腐蝕性,能抵御水下復雜環境;產品內置動力定位功能,遇到亂流也能重新自動定位,保持平衡運行。同時,FIFISHROV結合了消費級產品的影像系統、并加入了符合作業場景的人性化設計,為南水北調工程提供了更智能的檢修作業方式,并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FIFISHROV的應用場景非常廣,還可以用于船體檢修、游艇檢修、管道檢測、水庫檢修等多種場景,市場潛力巨大。FIFISH與新加坡境內最大船廠Keppel亦達成合作意向,大大降低了該船廠的運營成本。
FIFISH創始人張翀表示,智能時代已來,水下機器人將在探索海洋、維護水利工程和保護潛水員等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同時,我們也早早布局消費級水下機器人領域,行業的走向也會逐漸拓展到家庭娛樂、旅游探險、海洋文化等市場中。未來,消費者可以在水下機器人的帶領下重新發現海洋。
由鰭源科技開創的全球首款消費級水下拍攝機器人FIFISHP3一經問世,在2017、2018年的CES展上獲得創新大獎,成為全球唯一一個連續兩年獲得該殊榮的水下機器人。同時,FIFISHP3在千島湖水下考古、馬爾代夫水下直播、撫仙湖探秘等活動中頻頻亮相,應用場景十分之廣,贏得潛水運動愛好者的熱捧。
如今,FIFISHP3已登上海外眾籌平臺Indiegogo,首日一上線,完成率高達100%。據透露,2018年上半年,FIFISHP3或將全面進軍中國市場,屆時,國內消費者將有機會與FIFISHP3一起遨游于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