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與華為深度合作:一個布局AI生態,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一個講手機未來
廠長與余承東兩人雙手一握,一個確定AI技術落地的下個標的,一個緊抓爭奪未來手機市場份額的砝碼智慧手機。
12月21日,百度與華為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中國市場和用戶體驗,在自然交互、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和生態、內容與服務等方面全方位深入合作。
具體合作內容如下:
AI平臺和技術合作方面,雙方將基于華為HiAI平臺和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學習框架,發揮華為NPU的優勢,共建以華為AI開放平臺和百度大腦為中心的開放生態,服務AI開發者,以豐富人工智能應用和智慧服務體驗。同時,雙方將在各類智慧終端開展深度語音和圖像合作,強化人機自然交互。
針對AR場景化創新,雙方將以技術革新+硬件落地的軟硬結合形式建立AR生態。
在互聯網服務和內容生態合作方面,雙方將加強搜索和信息流等領域合作。
發布會現場,談到與華為間的合作,李彥宏表示雙方走到一起應該不令人意外,兩家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華為推崇的狼性文化,百度也被稱為狼廠。且雙方都具備強烈的技術基因,在互聯網時代向人工智能時代切換的時間段,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耕耘的時間比較長,華為擁有龐大用戶群體,走到一起能做很多過去做不到的東西。
李彥宏指出,正如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第一是手機公司(蘋果),第二是人工智能公司(谷歌),百度與華為結合的背后意味著手機與人工智能結合,兩者相加可謂百花齊放,相信很快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站在手機廠商的角度,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對雙方合作則表示,百度與華為的互補性最強,未來手機光靠硬件遠遠不夠,機器人維修,消費者需要極致用戶體驗,日后是智慧手機的時代,手機將逐步充當智能助手的角色。他指出,手機是重投入行業,未來競爭將愈演愈烈,只有少數巨頭能活下來,華為有望在未來幾年取得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第一。
從百度角度而言,與華為達成合作,正符合百度為AllinAI的戰略找更貼近C端用戶的技術落地場景。自2016年下半年,李彥宏開始密集布道人工智能時代已來臨,百度更定義自己為AI公司,而股價超越顛覆時期就是市場為其買單的明證。但人工智能技術還只是初生嬰兒,要緊的是能找到可落地應用的場景,百度一直也在嘗試,包括成立多個AI商業化相關的部門,推進AI與原有核心產品的結合。
而華為擁有龐大手機市場,是百度值得探索AI落地的移動產品。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華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910萬部,市場份額達10.5%,僅次三星的22.3%和蘋果的12.5%。甚至今年6-7月,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華為還首次超越蘋果,躍居全球第二。
按余承東的話說,華為如今也到了變革的時刻。盡管手機銷量位居高地,但落實到利潤層面,StrategyAnalytics近日給出的數據顯示,蘋果一家就占手機行業近70%,華為該數值為個位數,差距還是很明顯。今年以來,華為逐步強化消費者用戶體驗和服務,數月前華為消費者業務部低調更換高層,上個月新任該部門云服務總裁的張平安首次全面對外發聲,打出華為消費者云品牌。這正是華為在手機硬件銷量達到一定高度后,為進一步促進銷量,擴展利潤所邁出的一步。
了解人類手機操作習慣,既能像助手般貼心陪伴,又能無時無刻給予人類想要服務的未來AI,與智能手機是天生一對。華為不會落下可期的未來手機想象空間,此前Mate10里就有其人工智能處理器。不過,誠如余承東所言,工業機器人維修,華為雖說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很大,但一定需要合作伙伴相支持,而百度是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翹楚。
看看華為所處的手機競爭環境或許更能明白,為何非得拉來百度,畢竟除了華為,講手機AI故事的廠商還有蘋果、三星、vivo等,近期手機圈密集發布的新品里AI亮點也正逐漸增多。華為想成市場份額第一,還有長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