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共享經濟全球領跑人工智能彎道超車
中國共享單車入駐法國巴黎。新華社發
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互聯網追風踏浪,勇立潮頭,捷報頻傳。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成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人工智能異軍突起,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技術與實體經濟進一步融合。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行業迎來變革之機。海外網邀請幾位專家對這一系列熱點話題進行解讀,展望2018年的中國互聯網。有理由相信:2018年的中國互聯網將再譜新篇,續寫華章!
共享經濟全球領跑
不知不覺間,工業機器人維修,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共享出行、共享充電寶、共享房屋值得一提的是,共享單車服務發軔于中國,是完全意義上的中國式創新,無論是設計水準還是制造工藝,都是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典型代表。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表示,共享經濟在中國高速發展,不但經濟規模持續擴大,而且各類創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交通出行領域,共享經濟參與者持續增長,其中共享單車用戶增長最快;住宿領域的共享經濟也快速發展,2017年中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規模預計可達125.2億元,相比2016年交易額增長42.6%。此外,共享汽車也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地開始出現多家共享汽車平臺,EVCARD(汽車租賃)用戶數超過75萬。2017年9月,北京市石景山區提出打造全市首個共享汽車示范運營區。
李勇堅說:我國共享經濟在吸收國外先進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向海外擴張,形成了國際影響力。自2015年以來,ofo小黃車、摩拜等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布局海外市場。2017年6月13日,摩拜單車宣布登陸全球第100個城市英國曼徹斯特;ofo目前已經進入20個國家,超過250個城市;滴滴國際化步伐加快,先后投資了巴西99約車、印度Ola(歐拉)、南非打車應用Taxify、新加坡的Grab打車軟件、美國的優步和利福特、中東北非地區的Careem(中文意為‘大方的’)等全球七大移動出行服務平臺,合作網絡已觸及北美、東南亞、南亞、南美1000多個城市,覆蓋了全球六成人口。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
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的機器人服務員。新華社發
人工智能彎道超車
打開手機語音,可以與手機機器人對話;打開輸入法,可以將語音轉換為文字;打開電子地圖,可以得到道路實時路況和最佳出行方案人工智能從每一個微小的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增長率達到43.3%,突破100億元,預計2017年達到152.1億元,并于2019年增長至344.3億元。
北京大學機器感知與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吳建龍博士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他說:中國在部分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以計算機視覺為例,計算機視覺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分支,其目的在于讓計算機或者機器能夠像人類一樣理解外部世界。計算機視覺包括許多實際任務,例如人臉識別、物體檢測與分割以及場景分類等。隨著深度學習的發展,現有的技術方法在以上相關任務上已經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例如在標準人臉識別數據集LFW(自然場景下標注的人臉數據庫)上,現有算法的識別準確率已高達99.8%,超過人類的識別精度。另外在阿里巴巴舉辦的天池AI(人工智能)醫療大賽中,對肺部結節圖像的智能診斷也已經達到了專業醫生級的水準,3毫米及以上的微小結節的檢測準確率超過95%。在計算機視覺上取得的優異成績進一步促進了人工智能的發展,這在無人駕駛、智慧城市和醫學圖像等相關的應用中都得到充分的體現。
吳建龍表示,未來人工智能主要將在無人駕駛、智慧城市、醫學圖像以及語音識別等4個方向進行深入拓展。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有望在人工智能方面彎道超車。
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與公安民警共同工作。新華社發
大數據向縱深發展
根據工信部信通院《2017年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預測,2017年-2020年中國大數據市場增速將保持30%以上。但實際上,一些業內人士認為,2017年的中國大數據行業發展速度已超過預期。百分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蘇萌也對此觀點表示贊同,他說:事實上,一些優秀大數據公司的成長速度遠超這個增長率。以百分點公司為例,2017年百分點市場營收實現了300%的增長,其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在國內的公共事務、金融、媒體出版、智能制造、零售快消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采用。
再以制造業為例,2017年,中國優秀的制造業企業已經將大數據應用到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營銷效果的更加精準以及服務體驗的改善。
蘇萌認為,一方面,全球性的技術開源運動趨勢推動了中國大數據公司在基礎技術創新上實現突破,中國公司逐漸成為大數據技術創新的主力;另一方面,中國豐富的數據資源條件以及日益廣泛的應用需求,讓中國大數據公司在大數據應用層面的創新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此外,傳統行業與大數據縱深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大數據正在成為傳統行業轉型的一大法寶。
對未來大數據行業的發展,蘇萌很有信心。他說:中國大數據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百分點公司抓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字化建設的市場機會率先出海,成為中國首家走向海外市場的大數據公司,這讓我對未來行業的發展更加有信心。
虛擬現實變革產業
2015年以來,隨著消費新科技產品的不斷推出,VR(虛擬現實)產業成為熱點。2017年被稱為VR產業元年。智能手機、移動客戶端、移動互聯網與虛擬產品相融合,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進一步變革了傳統產業,催生了大量新興行業。
業內專家指出,現階段,我國VR產業發展正在由用戶、技術、硬件、內容、開發者、渠道、資本等力量共同推進,一個良性VR產業生態圈已初步建立,并正在形成一條集工具設備、行業應用、內容制作、分發平臺、相關服務在內的全產業鏈。
從國家層面來看,虛擬現實產業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相關的政策措施和規劃方案高密度發布。各政府部門針對產業發展出臺大量專項政策,鼓勵、支持、促進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喬躍山在前不久召開的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上表示,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可以促進融合創新。以虛擬現實為產業抓手,能夠推動不同領域的跨界融合,進而定義新標準與新技術,乃至裂變出顛覆式的新產品和新市場。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可以助推產業變革,有利于打破傳統的彼此封閉、煙囪式的產業發展框架,串聯起產業鏈不同領域的骨干企業,實現由產業單點突破向產業生態擴張的轉變。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可以繁榮內容應用。虛擬現實業務形態豐富、產業潛力大、社會效益強,VR應用正在加速向生產與生活領域滲透。他同時指出,未來,須從強化跨領域技術儲備、豐富產品有效供給、推進虛擬現實重點行業應用和建設產業支撐服務平臺等方面開展工作,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保障虛擬現實產業健康發展。
在南非約翰內斯堡,一名游客使用支付寶支付。新華社發
移動支付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