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眼球追蹤技術優勢,全息科技要從輕模式的裸眼3D手機殼切入市場
裸眼3D顯示是指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觀看,就能夠獲得立體視覺效果的立體顯示技術。它主要是通過使用光學器件在顯示屏幕上改變雙眼視圖的走向,使人的雙眼能分別看到相對應的立體視圖。舉個例子,www.twshmhelmet.com,裸眼3D手機的屏幕就是在原TFT工藝屏幕上加了電子光柵膜,從而進行2D/3D切換。
市面上最為常見的裸眼3D應用當屬智能手機了,包括LG、Sharp和HTC等都推出了裸眼3D手機,另外裸眼3D游戲機、媒體播放器、電視機等應用產品也紛紛推向市場。
不過在深圳全息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李娜看來,研發生產搭載了裸眼3D功能的智能硬件產品的模式還是太重了。因此全息科技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兩條模式相對較輕的業務線上。
第一條業務線是全息科技于8月份剛推向市場的南爵品牌3D手機殼。李娜告訴36氪,相較于裸眼3D手機或是其他智能硬件,手機殼的模式輕很多。除了體現在開發成本和周期上,手機殼還具備可以廣泛適配市面上不同品牌和型號手機的特點。而智能手機的保有量和未來銷量都非常客觀,因此潛在的市場規模是巨大的。
雖然裸眼3D手機殼的產品形態具有模式輕的優勢,但是想要達到比較好的使用效果,還是需要克服很多技術挑戰。李娜告訴36氪,常見的裸眼3D技術只能在一個合適的角度和位置才能有比較好的視覺效果,全息科技使用了眼球追蹤技術擴大了可視角度,即使在側面看屏幕也可以達到比較清晰地效果。通過前置攝像頭獲取人臉圖像,檢測人眼的位置,并根據人眼位置,調整3D視點的位置。據悉,全息科技的眼球追蹤技術精度為5毫米,刷新效率是30/s。另外手機殼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光柵膜錯位,則會大大影響使用感,因此對生產工藝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李娜表示,南爵3D手機殼在技術和外觀上,集成了20多項專利,并且還在不斷迭代更新中。
品牌A擎中科技K5;品牌B長虹;品牌C中興V5和天機7;品牌D超多維和IVVI
當問及裸眼3D手機殼是否容易被山寨,李娜表示除了布局了專利池保護,他們的手機殼其實是軟硬結合的產品。用戶在購買手機殼后需要下載南爵3D全息APP,并掃取手機殼上的二維碼,之后才能有效使用。
在生產方面,李娜表示每個工廠的產能在每個月幾萬片左右,現在的良率已提升至85%-90%。從手機殼材質來說,主推的TPU+鋼化玻璃的工藝要求和成本最高,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純塑料的手機殼成本相對較低,僅為TPU+鋼化玻璃的一半。
盈利方面,李娜表示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直接賣終端產品,比如天貓眾籌、線下營業廳、電子產品商城等。二是為手機品牌商制作定制的裸眼3D手機殼。三是為下游廠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光柵膜、校準和包裝等環節。不過李娜表示,她們更希望為下游廠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成為主要的盈利方式,將生產和銷售壓力轉移出去,專注于提升自身的產品和技術。
南爵3D手機殼自8月小批量推向市場后,現在正在量產準備階段。李娜表示現在只推出了可以適配蘋果的系列手機殼,下月會逐步推出可以適配華為和小米的系列手機殼。除了裸眼3D手機殼,全息科技的第二條業務線是面向B端客戶的3D全息解決方案。
據悉,全息科技預期今年的銷售額會達到2000-3000萬元,庫卡機器人,主要來自C端用戶的裸眼3D手機殼采購。
國內的裸眼3D技術公司還有36氪此前介紹過的超多維,它在2015年的專利授權收入約3000萬美元,不過現在超多維正在從技術授權的B端走向研發生產3D產品的C端。超多維除了在技術產品端發力,也在致力于建立包括內容平臺在內的3D生態圈。
在3D內容方面,全息科技主要和國內最大的3D內容平臺3D東東合作,獲得其授權并可在自身的APP端播放。未來全息科技還計劃和芒果TV、優酷、愛奇藝等播放平臺建立合作關系,豐富自身平臺上的內容量。
全息科技剛獲得香港易生活2000萬元的首輪投資,主要用于市場拓展和技術研發。現在公司團隊30人左右,研發中心在深圳。董事長譚杰夫,擁有20多年平安、騰訊、阿里高層管理經驗。CEO李娜,曾在多家公司擔任運營總監、CEO等職位。CTO高煒,曾任宇龍(酷派)計算機有限公司軟件開發負責人、鈦客科技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