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智造機器人憑什么叫板全球
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在廣州本田C1焊裝自動線該項目概況模擬中,工作人員正在調試智能機器人進行車身焊裝。
孫志強
筑夢
千億民企
財富的來臨,讓世界進入廣州時間。按照《廣州市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實施方案》,廣州將重點圍繞機器人、軌道交通、智能成套裝備和系統集成方向,打造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集群。到2019年,預計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
放眼廣州,一方面,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是世界的機器人巨頭紛紛搶灘登陸,另一方面,本土技術牛企也正在埋頭創新。瑞松科技,這家在廣州土生土長發展壯大,在機器人和智能裝備行業內已經頗負盛名的民營企業,在過去數年里頻頻進入公眾視野。從代理機器人和焊接產品,到如今開始走向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核心技術,其董事長兼總裁孫志強說,庫卡機器人,瑞松科技正在修煉智造內功,力爭在工業4.0時代搶占先機,瑞松科技作為廣州民企正在走出去參與國際合作,進而參與全球競爭。
從代理到自主技術研發
用孫志強的話說,瑞松科技是典型的貿、工、技企業,從市場、貿易逐步發展到自主技術研發。
自1997年為摩托車行業提供了第一條機器人焊接自動化生產線以來,瑞松科技至今已為制造產業界提供各系列機器人5000多臺,承接近千套焊接、激光、搬運、涂裝等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由于技術先進產品過硬,早在2015年,瑞松科技機器人系統關鍵零部件就出口到了德國,打進了工業機器人最先進的歐盟市場。
瑞松科技從早期代理松下焊接機器人,到后來為汽車工業領域提供車身機器人焊裝生產線,到現階段一直在努力探索的為客戶提供數字化智慧工廠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同時更勻出了專門力量直指未來市場空間更大的輕載型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每年需求增長很快,庫卡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因此機器人制造企業也涌現很多,要在同質化中求生存,就要進行差異化競爭,孫志強說,現在的制造商已不僅僅只是要買一臺設備,他們更需要的是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對整體技術、物流、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規劃,因此,瑞松科技不再局限于生產硬件,已經開始把更多功力用于研發軟件技術,孫志強將瑞松科技定位成顧問式的企業,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優秀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制造商,下一步,我希望把這個‘蛋糕’做得更大一些,更厚一些。
走出去與國際名企合作
2016年,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機器人生產量在全國排第二位。廣州機器人行業集聚效應凸顯,目前已形成從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整機到下游系統集成的機器人完整產業鏈條。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更加成為了廣州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集聚區,目前已經引進包括瑞典abb、日本發那科等全球機器人產業巨頭,以及國機集團、新松、日松、科德、華鼎等國內擁有核心技術的機器人知名企業。截至目前,全區共集聚知名智能裝備及機器人企業75家,2017年1月至10月,實現總產值達135.7億元,同比增加11.2%,約占全市規模的三分之一。
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開展國際化合作,與國際知名智能技術企業聯手合作一直是瑞松科技一個重要特色。從最初代理開始,瑞松科技便與日本松下、日本北斗等企業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之后,瑞松科技又跟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兩個kuka和fanuc都有了戰略合作。緊接著,孫志強又將新目標放在了3C產業,并在2016年與德國博世力士樂開展4個項目合作,其中便包括3C電子行業這個瑞松科技未來重點開拓的領域。
孫志強認為,在當今全球技術、利益分享的時代,企業之間尋求技術集成,已然是一種趨勢,再知名的公司,也需要伙伴一起劃動友誼的小船。這也是探索廣州智造轉型的新路徑。
短短一年,這種國際間的強強聯合已經開始落地雙贏,瑞松科技與博世力士樂共同開發的技術已經被應用到某世界知名手機品牌,成為該手機電池的供應商。
瑞松科技園明年在穗投產
廣州十三五規劃提出,除了傳統的汽車、電子、石化三大支柱產業外,要大力發展智能裝備及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制造業。
在廣州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下,瑞松科技不斷進行產能擴張和產業升級。去年9月,瑞松科技園在廣州科學城奠基動工,預計2018年建成投產,主要承擔瑞松科技總部、機器人、智能技術、高端智能裝備及3D打印研發生產基地職能。屆時將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并積極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包括機器人技術、智能技術、軟件、關鍵部件、SCARA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工藝方案和工業咨詢服務等在內的業務,進一步實現建立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的技術型企業的企業目標。
我們還在苦練‘智造’內功,孫志強說,未來瑞松科技要以領先的技術力量和產業規模,助力中國制造2025,推動整個智能裝備和機器人行業向前發展。
對話
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孫志強:
智能制造業忌一哄而上
記者:瑞松科技不斷轉型,從代理到高端制造,靠的是什么?
孫志強:努力工作,我非常推崇稻盛和夫先生的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這一條,無論是機遇、個人聰慧還是好團隊,如果沒有付出絕對的努力,這些成功的因素都不會為你所用。對瑞松科技而言,用技術引領企業發展,才是長遠之計,另外客戶的認同感也很重要,企業只有滿足客戶需求的差異化,才能占領市場。
記者:您如何看待智能制造業的發展和機器人市場前景?
孫志強:機器人市場未來前景很好,我覺得將推動整個制造業發展,現在我們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長非常快,每年全世界的工業機器人約有30%賣到中國來,預計到2020年,我國機器人銷售量達到15萬臺,總保有量達到80萬臺;到2025年,銷售量達到26萬臺,保有量達到180萬臺。中國巨大的制造業規模和發展潛力使得中國成為最大的機器人市場。現在國家推動智能制造發展,這是非常好的趨勢,我們身處這個行業,也希望能夠百花齊放各自爭鳴,但是切忌一哄而上,對于制造業而言,抓住關鍵環節,有技術創新和核心競爭力,才能制勝。瑞松科技正在向更高、更強發展,繼續扎實做好機器人事業。
記者:您如何看待廣州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和土壤?
孫志強:瑞松科技是在廣州土生土長發展壯大的,廣州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成長環境一直都比較開放和自由。不過可能因為廣州的民營企業比較務實,對品牌美譽度的推廣、對優秀資源的宣傳比較少,廣州民企名片、品牌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