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地鐵首現京城全自動運行或成“標配”
近日,北京首條無人駕駛地鐵燕房線開始空載試運行,另外兩條S1線、西郊線也都在同日試運行。據悉,這三條線路計劃在年內正式開通無人駕駛。
圖:2017年內無人駕駛地鐵將開通
報道稱,燕房線是中國內地首條完全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運行軌道線路,整個線路的運營、維護都實現了智能化。燕房線列車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每列4輛編組,定員960人。線路全長16.6公里,共設9座車站,在閻村北站與房山線換乘。
據悉,工業機器人維修,這是中國首個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國家級示范工程,該技術的負責人、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信與運行控制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郜春海表示,機器人維修,無人駕駛地鐵技術的落地實施,他們可是足足付出了6年的努力。
作為中國最早提出自主全自動運行系統理念的人,郜春海和他的團隊研發的基于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使中國在2010年就成為了繼法國、德國、加拿大之后第四個掌握該項核心技術并應用于實際工程的國家。
郜春海表示,無人駕駛地鐵解決了2個問題,它是把原來軌道交通作為大系統,在頂層設計后,將各個子系統進行聯動控制,而原來這些子系統是由獨立的專業和崗位靠人來把這個系統聯系起來的。現在通過頂層設計后搭建了一個平臺,使得各個子系統間不再需要人了。這對整個系統頂層設計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因為把原來零散的專業系統互相聯動起來,能自動運行,這其實非常難。
此外,據南京地鐵建設指揮部反應,在建的南京地鐵7號線也將采用無人駕駛模式,該線試驗段已在建設中,預計2021全線建成運營。7號線將是南京首條采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標準設計的地鐵線路。
在該模式下,無需司機操作,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列車具備全自動正線運行、自動進/出站、自動開/關門、自動喚醒/休眠等功能,列車空調、照明系統也可實現遠程控制。
據郜春海介紹,全自動駕駛系統是一個由中央監控系統、車站子系統、車載控制器和車地通信網絡等構成的復雜系統,可覆蓋整條線路及其所有車站和列車,全天候不間斷運行。相較于目前廣泛應用的人工駕駛系統,全自動駕駛降低了因人的行為失誤帶來的安全風險。它的推廣和應用將極大提升中國軌道交通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使得中國的重要基礎設施更加安全可控。
郜春海指出,這將是軌道交通的發展趨勢。據了解,目前全國有10個城市,20-30條線計劃開展建設全自動運行系統,全自動運行或將成為我國未來地鐵的新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