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創新峰會在深召開,大咖云集助力產業發展
隨著機器人行業近幾年在全球科技界再次風靡,很多企業也看到了機遇,其中有一些獨角獸公司能夠產出、落地項目,機器人維修,而對于大多數業內企業來說,還處在摸索和挑戰階段。
11月16日,由英特爾和硬蛋科技共同舉辦的主題為“慧聚價值攜手同行”2018年“機器人創新生態年度峰會”如期在深圳召開,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眾多大咖共同討論機器人的未來新趨勢,解讀政策,幫助創業者洞悉如何成為殺出重圍的獨角獸。
本次峰會邀請到了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先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所長馬駿先生、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鄭軍奇先生、英特爾中國戰略合作與創新業務部代表、微軟首席技術顧問管震先生、硬蛋科技總裁李峰先生,同時還邀請了索道投資創始人石東華先生、洪泰基金合伙人李志軍先生等投資人。另外,優必選、康力優藍、深蘭科技等創業公司代表也參加了此次峰會。
初心不忘,從細分領域入手
峰會的發起者硬蛋科技總裁李峰以及英特爾代表在會上分別從各自的角度談及了籌辦創新生態的初衷以及未來生態發展的方向。
李峰表示建立硬蛋科技時初衷就是希望整合業內優質資源、聚焦新技術,幫助創業公司專注技術、拓展市場,為機器人創新完整的生態服務。目前,他們已經能夠給這些機器人提供供應鏈、開源技術以及投融資服務,工業機器人維修,并且已經有一大批尤其是以人工智能注入的消費領域機器人產品大量涌現,同時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個領域里面也涌現了大量的應用場景。
作為發起者之一的英特爾表示,感知、理解和決策,再加上行動將會是英特爾在機器人領域的重點方向。在演講中,他重點提到了清潔機器人、人工智能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和教育機器人,尤其是并認為創新公司如果能把類似于清潔機器人這種精細領域市場做好,那將對機器人整個行業的發展會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中國將會走在世界機器人前列
作為國家政策研究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所長馬駿先生認為智能機器人是信息時代制造業標志產品,從需求上來看,中國將會成為智能機器人全球最大的市場,并且中國具備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多樣化的產業集群以及豐富的應用場景,這給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同時國家也會不斷制定新規則完善制度。
馬駿先生表示,最關鍵的是走開放式創新之路,沒有一個國家、一個企業能夠將智能機器人產業做好,在做好自己的同時,還要走出去吸收先進優秀的技術。作為我們自己,需要揚長避短,要利用綜合優勢形成產業生態,最重要的是要盡快完善產業鏈在中國形成應用。
“HCPS”將會是人工智能應用面臨的下一個挑戰
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先生重點提到了“HCPS”概念,如何把感知空間和計算機表達空間和真正現在要處理的物理空間這三者表達融合互通將會是人工智能應用最大的挑戰之一。他表示,人工智能在現在的應用和基于數據、場景應用里中國有非常多的優勢,并重點強調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落地場景,也是解決從自動化、生產延伸到社會的重要節點。基于此,他認為如何讓機器人通過視覺、聲音和概念學會更多新的概念,如何把現在技術成熟度比較低的研究做成通用的模塊,做成我們在未來重要應用里頭的場景是需要業內人士去重點關注的。
搭建公共服務平臺,聚焦技術痛點
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鄭軍奇先生演講的主題是《聚焦產業技術痛點,搭建公共服務平臺》,他認為安全性、基本功能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是機器人產業面向市場和產業化需要面對的問題。國家也需要采取措施推進行業發展,關于國家層面的手段,他提到了檢測認證助推和智能化技術兩個方面,國家檢測認證助推能夠有力的保證機器人的安全性、電磁兼容等方面沒有問題,在智能化上,他們搭建了失效分析、虛擬仿真、試驗測試、設計分析四個平臺,搭建完成后可以共享給整個產業。
同時,標準化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制定了標準組織建設及標準制修訂體系,所有技術工作都可以圍繞標準化進行展開。
大會還邀請到了微軟首席顧問管震、優必選副總裁胡佳文、喜馬拉雅副總裁李海波、竹間智能CTO翁嘉頎、弗徠威創始人張殿禮、鐳神智能CEO胡小波、康力優藍創始人&CEO劉雪楠、思嵐科技CEO陳士凱、ROOBO聯合創始人夏崇彥、希格斯動力CEO張名舉、觸景無限CEO肖洪波,這些嘉賓就產品技術與應用落地,結合企業發展與細分技術應用落地的具體案例,分析了目前國內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發展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