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齊聚佛山這座以制造業聞名的城市,凝聚全球專家智慧,打破智慧與機器的邊界,共同創造世界前沿領先技術。9月29日,在Science機器人國際聯盟大會閉幕儀式上,參會的22名國際專家共同發布《創新致遠科技未來》的佛山宣言,共繪廣東機器人產業的未來藍圖。同時,《科學》雜志宣布大會成功落戶佛山。
珠江西岸作為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區域,其智能制造轉型升級走在全國前列,進一步推動廣東制造向質造轉變。《科學》雜志運營與出版總監盧建綜在閉幕式上點贊珠西智造。
大會主席、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劉云輝則表示:兩天的大會讓佛山對智能制造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機器人大會第二天的論壇上,來自科研一線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精彩觀點依舊頻頻在現場出現。人工智能、人機協作以及傳感器技術等全球機器人前沿技術,引發了專家與參會企業的熱議與暢想。
未來是否會制造出具備男女不同性別,不同性格、適用于不同環境下的智能機器人?來自中國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計算機系教授朱小燕提出了機器人的未來場景。
我希望當自己老的時候,身邊有一個陪伴精靈,這種服務機器人在能陪我聊天的同時,還能幫助我干各種生活上的瑣事。朱小燕的議題是當下大熱的人工智能,她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成為人類的智能伴侶,而不是完全替代人。
在當天大會上,服務機器人在生活中的應用問題也受到關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NSERC工業研究主席張宏表示未來機器人將具備聲音、顏色、GPS定位等先進感知能力,使得機器人更加智能化,他表示該研究未來可應用在機場行李運輸、智能物流等領域,減輕人力成本,提升傳輸效率。
關于機器人的話題,也吸引了眾多佛山本土制造業企業到場。不少企業代表對于引進工業機器人保持積極態度,但同時表示在引進工業機器人過程中,缺少具備該領域專業知識的人才是目前最大問題。
引進工業機器人后,還需要專業人才對其進行不斷調試,讓機器人適應我們不同的生產需求,但目前這種人才比較難找,就算找來了也很難把他們留下來。廣東賽普電器制造有限公司俞云良表示,希望政府能夠牽頭舉辦機器人相關領域人才招聘會,同時出臺適當的人才政策,幫助企業把人留住。
企業提到的這一難題,也受到了專家的關注。考察佛山時聽到不少企業擔憂團隊資源,這方面政府應該利用好大學院校的力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智能系統實驗主任王鄲維介紹,他正在引導一個政府、企業與大學共建實驗室的項目,為企業充分導入院校科研力量。
除了人才問題,現場一位來自禪城羅格村的一家工業機器人生產廠家認為,企業應提高對工業機器人的認知。不少廠家對于工業機器人的理解,還停留在單純的流水線加工等初級階段。但事實上,工業機器人能做的遠不止這些。
■縱深
國際頂級機器人專家暢想最前沿未來
佛山機器人如何搶占下一個技術風口?
機器人如何在車間與人緊密而安全地協作,并進行默契對話?走出車間,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下,它們又是如何抵抗烈日、暴雨的干擾,自如行動?而在更具交互性的社交領域,機器人能否與孩童互動?當它觸摸人體又是如何控制肌肉和力量,以達到人的柔性?9月29日,在Science機器人國際聯盟大會第二天的議程中,20多名國際頂級機器人專家縱論全球機器人的最新黑科技。
從深入工廠解放人力、優化生產的工業機器人,到由最近大熱的人工智能控制的社交、服務機器人,這些高端智能裝備融入了人們對于生產生活的最高想象力和愿景。在機器換人、智造轉型浪潮洶涌的佛山,這些最先進的場景部分已經實現,其他部分則在不遠的將來即將發生。
伴隨機器人未來技術的逐步推廣,佛山如何捕抓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術風口?在當天的論壇上,這一話題成為多位國際機器人專家熱議的焦點。
讓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走過春天迎來夏天
如果一臺電腦能在5分鐘內回答出由人類測試者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且其超過30%的回答讓測試者誤認為是人類所答,那么則證明這臺電腦具有智能。朱小燕在當天的會場上談起著名的圖靈測試時說。
在智能機器人業界,是否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被視為人工智能的重要體現之一。比如說蘋果的Siri、微軟的小冰等聊天機器人,通過與使用者對話,不斷充實自身的語言數據庫。朱小燕教授說。
將人工智能與工業機器人相結合,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來自德國漢堡大學多模態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建偉教授,在大會上帶領現場聽眾對未來的智能工業機器人展開想象:在未來的智能工廠中,工業機器人通過不斷地自主學習,掌握更熟練的生產工序,甚至是智能地隨時處理新的生產任務,以此來大大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
朱小燕也表示,機器人應該成為人類延伸的軀干,與人類共同協作,機器人維修,而不是替代人類,對于工業機器人智能化的未來趨勢。朱小燕的觀點引起了現場不少佛山企業代表的共鳴。通過加入人工智能,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將不再只是工廠的一部分,而是成為了公司的員工,與工人們一樣,更靈活、高效、智能化地生產各種產品。佛山禪城羅格村的一家工業機器人生產廠家告訴記者,這兩天的大會讓我了解到許多當今機器人領域的前沿概念,我回去后會召集技術人員開會,嘗試將一些新的理念融入到我們的產品中去。
有人說現在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春天,但我更認為現在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夏天,比春天更好,未來具備人工智能的服務、工業等各類型機器人將成為人類的伙伴,與人類無縫對接,讓我們未來的生活更美好。朱小燕說。
解放機器人真正實現人與機器互補結合
在佛山順德美的集團的一個普通車間里,裝備線上的工人按下一個鍵,拖著滿載物料車的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從倉庫出發,沿著既定路線準確停在工人面前,將底盤脫離物料車,又回到倉庫內,中途感應到正在前方走動的工人,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AGV馬上亮起紅燈,停下來等待。
會感知障礙物,保護人的安全并進行互動和合作,在佛山的工廠里,人機協作正成為機器人應用領域新的潮流。而在本次機器人大會上,人機互動也成為重要議題。多功能智能機器人如何應用于車間?工業級人機交互機器人如何在非結構場景中應用?如何通過機器人視覺進行導航互動成為多位科學家的演講主題。
機器人不再是鎖在籠子里,而是和人們一起工作。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IEEEFellowASMEFellow系統控制工程實驗室主任MasayoshiTomizuka一上來就談到這一生產場景,目前人機協作已被引入多數工廠內,以提高生產的精度和效率,人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機器有精準性,兩者結合可以形成新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