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年度的4月,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并于近日公開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期間,機器人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國際同類水平,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中國龐大的機器人產銷量規模下,被視為產業短板的核心技術也將迎來突破。規劃提出,到2020年,機器人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機器人技術取得突破,機器人維修,智能機器人實現創新應用。包括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控制器在內的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
眾所周知,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包括程序技術、控制技術、應用作業技術等,關鍵部件有驅動器、伺服系統、高精度的減速器等。然而多年以來,國產機器人對于進口核心硬件的依賴使我們失去了很大比例的市場利潤,對于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突破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更顯急迫。在機器人產業增長放量期的到來之際,讓我們再次盤點一下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
機器人市場規模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近日發布最新報告稱,未來工業機器人需求仍將加速增長。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進一步增長,比2014年至少增長15%,2015年2017年年平均增長率將達12%。其中,汽車產業和電氣、電子產業是其增長主要驅動力。
該機構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4年,工業機器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在此之前,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的增速從未如此迅速。2005年至2008年,工業機器人年均銷售量約為11.5萬臺。從2010年到2014年,這一數字增長至17.1萬臺,增長量約48%。
2013年,中國以3.7萬臺的銷售量,首超日本全球排名第一。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了29%,共計229261臺。其中,來自中國的銷量就達到5.7萬臺,站穩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領先地位。
2014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7萬臺,較上年增長78%。2015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為22257臺,同比增長31.3%。然而,在高速成長的同時,我國機器人產業核心部件空心化、應用低端化、主流市場邊緣化三化風險卻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重視。賽迪智庫1月底發布的機器人專題報告指出,核心部件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依然難以改變,企業成本壓力大。2015年,約75%的精密減速器從日本進口,伺服電機和驅動超過80%依賴進口。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全面突破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性能控制器、傳感器和末端執行器五大關鍵零部件。
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現狀國家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認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一是機器人關鍵零部件雖然有所突破,但是高端產品還較缺乏,目前,高精度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價值量約占工業機器人70%的關鍵部件,仍然依賴跨國公司。
二是部分產品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創新能力亟待加強。
三是各地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但是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隱患逐步顯現。
四是龍頭企業正在崛起,但是小、散、弱等問題仍然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五是第三方檢測機構雖然已經建立,但是機器人的標準、檢測認證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健全。
機器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也給我們指明了發展的未來,然而仍任重道遠。對于國外眾多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技術成熟、市場穩定的品牌來說,國產關鍵零部件產業的發展與競爭都面臨著強大的生存發展困境。但是無論如何,中國關鍵零部件產業在近年來市場需求的催生與發展的需求下,也在突破技術品牌的壁壘之路上,一路風雨,一路晴。
減速機的市場現狀
目前應用于機器人領域的減速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RV減速器,另一種是諧波減速器。在關節型機器人中,由于RV減速器具有更高的剛度和回轉精度,一般將RV減速器放置在機座、大臂、肩部等重負載的位置,而將諧波減速器放置在小臂、腕部或手部。對于高精度機器人減速器,日本具備絕對領先優勢,目前全球機器人行業75%的精密減速機被日本的Nabtesco和HarmonicDrive兩家壟斷(業界俗稱RV減速機和諧波減速機),包括ABB、FANUC、KUKA等國際主流機器人廠商的減速器均由上述兩家公司提供。其中HarmonicDrive在工業機器人關節領域擁有15%的市場占有率。
據行業人士介紹,一臺精密減速器四大國際巨頭采購價為3萬元~5萬元,賣給國內關系好的客戶約7萬元,關系一般的普通客戶約12萬元,內資企業采購精密減速機的成本比國際巨頭貴一倍還多,可見其間的利潤差別有多大。
2013年全球工業關節類機器人減速器的出貨量為73萬臺,同比增長6%。目前全球精密減速器市場基本上被日本的納博特斯克和德國的Harmonicadrive所壟斷。據上海機電的公告,日本的納博特斯克2012年銷售收入約30億、全球市場份額穩居60%。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納博特斯克公司從1980年代初提出RV型設計到1986年RV減速器研究獲得實質性突破,花了6-7年時間;而國內率先出結果的南通振康和恒豐泰花費時間也為6-8年;可以看出,技術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換句話說,國內RV減速器現在的發展水平還停留在日本八十年代后期。
據行業內不具名人士透露,ABB、發那科、安川、庫卡等國際主流機器人整機廠商均由以上兩家日本公司提供減速機,并且與兩家公司有著非常苛刻的合作條件,即在使用這兩家公司產品時不能再使用別家的產品,否則將解除合作關系。
南通振康2013年的年產量是200多臺,產品已被多家機器人廠商試用,包括國外的ABB、KUKA、發那科以及國內的埃夫特、埃斯頓等企業等。其中,埃夫特已經通過試用后購買了幾百臺RV減速器產品。核心零部件一直限制這中國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因此早日實現加速器的國產化至關重要。秦川發展機器人減速器,減速器項目總規劃18萬套,將分期實施,一期2015年達產,爭取實現替代進口,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國機器人關鍵部件受制于國外的局面。
公司國家863項目-機器人用250AII減速器于1999年通過鑒定。工業機器人項目將從關鍵零件關節減速器做起,逐步介入伺服機、驅動器以及機器人整機。
上海機電攜手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精密減速機的全球領先者日本納博,發展精密減速機在中國業務并探索和開拓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為精密減速機及相關產品在中國研發、組裝生產、制造及服務打下基礎。
伺服系統市場
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伺服電機市場發展,按工業機器人中90%使用伺服電機及單位工業機器人配置伺服電機平均臺數推算,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新增需求在23.1萬臺左右,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73.7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