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人工智能時代下的領頭羊
近年來,AI飛速發展,在日常生活和企業活動中,人工智能相關應用也越來越多。比如Siri語音助手、Alexa語音助手、微軟小娜、Watson(人工智能程序)、Einstein和科爾曼人工智能平臺等等。
人工智能的風口一直居高不下,眾多企業競相入局。谷歌、亞馬遜、FACEBOOK、微軟和IBM等許多大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都有涉獵,接下來讓我們來盤點一些大公司的一些研究。
亞馬遜
在亞馬遜官網上公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中,科技和內容方面的支出呈現不斷攀升趨勢。財報顯示,亞馬遜Q2營收營收總成本234.51億美元,其中研發費用55.49億美元,占據了營收總成本的23.7%,相當于亞馬遜2016年全年凈利潤的70%。這些年,亞馬遜已經逐漸從電商平臺蛻變成一個平臺+技術的綜合性科技公司。
從2014年推出智能音響Echo廣受嘲笑,到2016年12月超過500萬臺的銷量,再到如今占據語音助手市場70%的份額。正如亞馬遜CEO貝索斯在今年早些時間致股東們的一封書信中提到的,我們在機器學習上所做的絕大部分事情其實是發生在表層之下的無聲無息但意味深長地改善著我們的核心運作。
谷歌
正如昨日我們說到的,GoogleCloud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團隊的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在上海谷歌開發者大會上稱,谷歌AI中國中心在北京成立。對于在亞洲建立第一個AI中心,谷歌選擇了中國。
谷歌作為一家以人工智能優先為發展戰略的公司,谷歌在人工智能和機器深度學習方面的造詣頗深。在過去幾年時間里,最被大家熟知的莫過于阿爾法狗了。十月份,全新的AlphaGoZero通過自我對弈進行學習,經過40天的訓練打敗AlphaGoMaster(今年早些時候擊敗世界冠軍柯潔的系統)。
但在12月13日的凌晨,AlphaGo的研發公司DeepMind科學家黃士杰博士,在社交媒體上宣布DeepMind公司和本人將轉到其他項目的研究中去。這也標志著AlphaGo對圍棋研究的謝幕。AlphaGo從無到有,從不屑一顧到只能仰視,時間只有兩年。
此前八月份臉書一直霸占著頭條,它在努力研發兩款名為Alice和Bob的人工智能平臺,教它們進行談判,即人工智能平臺上一種復雜的互動形式。這兩種托管的人工智能平臺創造了他們自己的語言,在允許繼續進行之前,KUKA機器人維修,他們必須被關閉掉。這不僅讓人遐想,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并標志著社交媒體巨頭臉書在人工智能領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FACEBOOK不僅表現出了對支持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趣,同時它也采取了一種非常開放的、基于社區的研究方式,推出臉書人工智能研究(FAIR)小組,從而為自身發展鋪平道路。
微軟
毫無疑問,微軟是進入人工智能領域的領頭羊之一。就在昨日,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獵豹移動宣布與微軟達成合作,將微軟的人工智能技術嵌入獵豹移動的海外移動應用產品。
Cortana是一款不太主流,然而功能更強大的Siri版本。它最初搭載Windows手機發布,這幾乎保證了沒有人會使用它,但在一年之內,它的載體便擴展到更廣泛的Windows產品。去年,微軟開始大力推廣Cortana,甚至開發了適合iPhone的應用。由于Cortana大量搭載于Windows硬件,根據該公司的數據,每月其活躍用戶達到了1.45億。
微軟推出Cortana是為了能提供更智能的服務,讓人們可以用更便捷的方式,隨時隨地高效工作。微軟資深全球副總裁JordiRibas說。
IBM
在人工智能剛出現之時IBM就有所動作,因而其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跑者也不足為奇了。從醫療保健到零售,IBM的賣點在于,他說自己是唯一能根據不同行業提供AI解決方案的。
另外,它也將其工業物聯網計劃和Watson連接在一起,最好的例子就是2016年以接近20億美元收購了TheWeatherCompany。這一收購使IBM能接觸到全球22億天氣預測站點的數據。這些數據能為其所用,服務于多類客戶。IBM的這些動作引來了大量關注,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而Watson目前也算是人工智能領域最強的品牌。但目前,Watson還沒有扭轉IBM總體業務的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