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新技術不斷革新的時代,巨頭們為了保住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可謂各出奇招。當前,跨界與收購結盟便成了各巨頭自我革命的自救式路徑。伴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提出,人工智能產業的熱度與日俱增。為了謀求自身更好的巨頭們跨界布局人工智能似乎成了再正常不過的事。從手機到家電,庫卡機器人,跨界人工智能的巨頭不可謂不多。
英特爾
2015年12月,英特爾完成了對可編程邏輯器件廠商Altera的收購,并且將Altera的FPGA納入到英特爾的產品線中,這是英特爾布局機器學習的一個重要戰略。2016IDF之前,英特爾宣布收購深度學習創業公司NervanaSystem,這可能是一個比收購Altera更重要的一個舉動。
美的
近期,德國媒體發布消息,德國經濟部將核準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工業機器人大廠庫卡集團(Kuka)。德國政府曾試圖達成協議,使美的集團在庫卡的持股不超過49%。但之后庫卡的主要德國股東決定出售持股,令德國政府的計劃破滅。
諾基亞
今年4月份,迪士尼與諾基亞簽訂了多年期合作協議,以推動虛擬現實內容的發展。作為與迪士尼合作協議的一部分,諾基亞將提供虛擬現實設備、軟件以及技術支持。
三星
據韓媒報道,三星正從事著虛擬現實、無人機、3D打印等新興產業的研究,外媒也表示三星正在研發的無人機項目為ProjectSelfieCameraDrone,只是目前該項目進展情況嚴格保密,并沒有更多消息透出。
長虹
家電行業首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案例則在長虹誕生。近日,長虹推出了全球第一臺人工智能電視。這臺電視具有自適應、自學習、自升級的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能力,可以在30米的范圍內實現自然語音交互。
華為
作為全球頂尖的智能科技公司,華為一貫走在跨界的最前沿,對VR、PC、智能家居等領域都有涉足,眼下又對無人機產生了興趣。據悉,今年消費者有望購買到華為旗下的四款無人機產品。
格力
董明珠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格力已具備了研發及生產數控機床、機器人等工業自動化設備的能力。據悉,格力正積極與一家國外機器人公司接洽,爭取合作。
海爾
相比格力偏重數控機床領域,海爾更偏重布局服務機器人。在發布掃地機器人產品后,海爾近期又推出了智能機器人Ubot。
各巨頭為何扎堆跨界布局人工智能產業鏈?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基于各企業自身生產中的自動化升級需要,隨著人工成本的增長和智能化升級需求的提高,個廠商需要對工廠進行智能化升級。
其次是目前家手機與家電業進入低迷期,在業務多元化需求背景下,企業在追趕產業升級的風口。此外,進軍機器人等產業也是響應國家政策,并可獲得一定的補貼。
但各巨頭跨界布局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維修,短期內可能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不會有什么顯著影響。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朝發夕至幾乎不可能,如果整合不到位,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跨界布局或者是強強聯合獲得的可能不是更強,反而是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