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制造騰飛的重要基礎。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和強國之基。在全球產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調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頒布了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綱領《中國制造2025》。
智能制造是從端到網的層層遞進發展,可以細分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和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三個方向。智能裝備和產品是智能制造的端,工業機器人則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
中國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工業機器人國家,但競爭也更激烈。工業機器人在發達國家已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日本和德國憑借先發優勢和技術積淀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具備領先優勢,四大家族占據了工業機器人約50%的市場份額。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速近5年一直處在較高水平,2014年一舉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我們認為我國人力成本上升、工業機器人成本回收期的縮短、工業機器人密度的差距都將維持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景氣度,中國還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工業機器人國家。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機器人產能將成倍上升,但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中,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受限于進口嚴重限制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突破核心零部件生產的本土企業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基礎,在競爭中具備優勢。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鏈上中下游分別為零部件、本體和集成,我國企業大多集中在集成端,承擔系統二次開發、定制部件和售后服務等附加值低的工作。這是由于核心零部件尤其是RV減速器的進口抬高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成本,嚴重制約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亟需國產化突破,并且是規模化量產的突破,否則沒有意義。國內具有機器人零部件研制、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的機器人企業才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基礎,能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風險提示:機器人下游應用領域需求不景氣的風險,核心零部件不能得到量產的風險
1、談智能制造,離不開工業機器人
1.1.中國制造2025,締造“制造強國”戰略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為推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國務院組織編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作了整體部署。《中國制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1.2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靈魂
1.2.1.“智能制造”愿景描述
智能制造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將智能裝備通過通信技術有機連接起來,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并通過各類感知技術收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通過工業以太網等通信手段,上傳至工業服務器,在工業軟件系統的管理下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并與企業資源管理軟件相結合,提供最優化的生產方案或者定制化生產,最終實現智能化生產。
智能制造不是空穴來風,它與德國提出的“工業4.0”方向趨同,是我國乃至世界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智能制造的提出遠早于《中國制造2025》,最早是以“改造和提升制造業”的形式提出。
1.2.2.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
《中國制造2025》要推動的是智能化升級。自動化是我們所處的工業3.0版本,《中國制造2025》更強調的是推動信息化升級,達到智能化。在智能制造中,“端”——智能裝備通過通信技術有機連接起來,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通過各類感知技術收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通過“網”——工業以太網等通信手段,上傳至“云”——工業服務器,在工業軟件系統MES的管理下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并與企業資源管理軟件ERP相結合,優化生產方案、實現定制化生產,形成“設計-開發-質量管理-服務”的閉環。
從《中國制造2025》重點突破領域可以看到智能制造的核心地位。制造業覆蓋很廣,必須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中國制造2025》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需求,選擇10大優勢和戰略產業作為突破點,力爭到2025年達到國際領先地位或國際先進水平。它們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我們對著十大領域的發展重點/應用示范工程,七大領域對智能制造有著明確相關要求。
1.3.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領舞
1.3.1.智能制造是從端到網的智能連接
根據我們對行業的實際訪談,得知:智能制造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自動信息化”、“互聯化”到“智能化”層層遞進、演變發展的。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及將上述環節有機結合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
1.3.2.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
智能裝備和產品是智能制造的實現端,工業機器人是智能裝備的重要基礎。智能制造實際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發展,可以細分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和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三個方向。三個方向中,智能裝備和產品是智能制造的實現端,智能裝備和產品中,最為重要的體現則是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替代人工生產是未來制造業重要的發展趨勢,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基礎,也是未來實現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保障。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應用需求,工業機器人將為智能制造中智能裝備的普及代表。
2.中國是最具潛能的工業機器人發展國家
2.1.工業機器人在發達國家已經獲得快速發展
機器代人熱潮使工業機器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工業機器人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的實驗室里,20多年后才在日本開始產業化。21世紀以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國陸續進行制造業的轉型與升級,出現了機器人替代人的熱潮,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裝備備得到了快速發展。據國際機器人工業聯合會統計,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22.92萬臺,同比增長28.7%。2008年至2014年,工業機器人期間復合增長率達到30.7%,正處在快速發展期。工業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電氣、金屬和機械等領域,在機器人替代人工生產是未來制造業重要的發展趨勢,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基礎,是未來實現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