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下廚,那么就應該能發現,近些年無論是大米、黃豆、茶葉還是其他谷物,需要剔除的壞豆、沙粒等異物已經越來越少。你可能會想當然地理解為,這是得益于種植技藝提升。但事實上,這是一幫五大三粗的機器人在幕后幫你做了篩查工作。做這份工作的是一種機器人,憑借一雙火眼金睛,它可以高效地將谷物次品分離。除了眼神好,還有身板好的,一種叫做潔凈搬運的機器人,可以快速搬運邊長2米多、厚度不到1厘米的大塊玻璃板。
近年來,合肥工業機器人發展迅猛
揀茶大師:每小時分揀干茶500公斤
揀茶,是茶葉加工中最后一道程序。每到茶節,茶葉加工廠都需要請工協助完成這項必備的工作。我省是產茶大省,通常情況下,但逢茶節,四五個婦女就要圍著一個大曬場,把干茶中的黃葉、茶梗逐一剔除。
在合肥泰禾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記者見到了一位不需要休息的揀茶工,工業機器人維修,四五百斤的干茶分揀,半個小時左右就能搞定。
茶葉色選機裝配了照相機圖像采集系統,并配有智能圖像處理算法和吹嘴系統。無論是變色的鐵觀音、紅茶還是毛峰、瓜片,它都能準確識別。在該公司副總經理石江濤的操作下,記者目睹了這位揀茶大師的手藝。在顯示器前為揀茶大師設定靈敏度后,工作人員將一袋干茶送進喂斗,隨后,在機器的另一端,茶葉被分級落在不同的接料斗里,茶梗等雜質則分離進了廢料斗。
石江濤稱,輸入的茶葉由于大小、顏色差異,從傳感器和背景板間穿過時,傳感器可收集圖像信息,計算機處理系統進行分級處理,工業機器人維修,并輸出信號驅動電磁閥進行分離。
根據采購商的回饋信息,由于分級處理好的茶葉,粗細勻稱,沒有了雜質,還能多賣些錢。石江濤稱,一般400斤干茶,至少要10個工人揀,每個工人勞務費在百元左右。色選機加工,加工費每斤1元。也就是說,每百斤干茶可節省成本150元。
識別準確率為99.99%
色選機能搞定的當然不止是茶葉。
色選機分很多專業,有花生、大米、玉米色選機,另外堅果、豆類也可以色選。石江濤稱,現在省內大多數涉農加工企業都已經配備了色選機,最常見的就是大米色選機。
當大米倒進進料口,沿著機器自動設置的滑道自上而下流動時,機器內部的高速光學攝像鏡頭會自動采集大米的顏色信息。石江濤稱,和茶葉色選機相仿,一旦機器人發現有不同顏色的霉變大米或異物,就能立即分辨,并通過高頻電磁閥裝置打開氣流開關,將異物吹到廢料腔內,從而達到色選的目的。
目前公司生產的第二代CCD色選機,可以有效識別小至0.04平方毫米的微小雜質,基本一次就能將所有異物清理出去。石江濤透露,目前色選機的準確度為99.99%。
研發新技藝,打破技術壟斷
如今,泰禾光電已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優秀軟件企業,現有員工500多人,年產值3億多元。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市場還沒有自己生產的色選機,而從國外購買一臺色選機,需要花費上百萬元。石江濤稱,作為糧食大國,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國內市場潛力巨大。
早期,色選機主要采用成熟的光電識別技術,但是知識產權基本被國外壟斷。公司得知更為先進的識別技術CCD后,加大研發和吸引人才,逐步掌握了CCD色選機的核心技術。石江濤稱,泰禾光電已經打破了國外色選機品牌的技術壟斷,并逐步主導了國內CCD色選機市場。
目前,泰禾光電的產品遍布全國各區域及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等眾多國家和地區,2014年出口創匯額2000多萬美元。
潔凈搬運機器人:搬運玻璃我最強
如果你對自己的力量很自信,那么想不想挑戰快速搬運邊長2米多、厚度不到1厘米的大塊玻璃板呢?
好了,不要為難了,這件高風險的事情還是交給機器人去處理吧。
在合肥欣奕華智能機器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看到,一個外觀酷似兩臺柜式空調合體后的機器人用長2.7米的4根手指穩穩托起并吸住玻璃塊,隨后又平穩地將玻璃塊抬高、降低并送到指定區域。
這就是潔凈搬運機器人,它的運行軌道最長有8米,懸臂能升高到5.8米,可以完成多種動作。合肥欣奕華智能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清生稱,潔凈搬運機器人長期在高潔凈度的車間里工作,主要任務就是將LCD玻璃基板等產品從儲存區域搬運到不同的生產設備中。
如果使用人力,那么風險太高了。不僅易碎、效率低,還容易積灰。李清生表示,潔凈搬運機器人具有高速運行、高精度和平穩無振動的特點,每次重復定位的精度誤差小于0.02毫米。
合肥欣奕華在國內率先開展潔凈搬運機器人研發制造,截至目前已生產出160臺,填補了國內平板顯示產業機器人控制技術多項空白,并運用于京東方8.5代線的工業生產當中。
進軍服務機器人
兩只機械手臂相互配合,精準地吸住面前的圓形、月牙形等圖塊,再粘貼到展板上對應的圖形位置上,不一會兒,就將欣奕華的企業LOGO拼貼完成。在合肥欣奕華的展示室里,面對觀展客人,裝配機器人也忍不住露兩手。
工業機器人與信息集成技術深度融合,已成為推廣智能制造的重大支撐。我們一期主要產品為潔凈搬運機器人、測試機器人和智慧工廠解決方案。李清生透露,接下來該公司將拓展研發領域,向服務機器人進發。這也是行業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