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前的設備準備與安全防護需優先落實。將 kuka 庫卡機械手移動至無負載的保養工位,確保各關節軸處于中位,關閉機器人總電源,在控制柜與機身懸掛 “本體保養中” 標識,防止誤啟動;通過示教器鎖定機械臂,避免庫卡機器人保養時意外轉動。用無塵布擦拭機械手外殼表面,清除附著的粉塵與油污;準備好適配的保養耗材與工具,工具需提前清潔,避免交叉污染。
本體清潔與部件檢查需細致執行。用壓縮空氣吹掃關節軸端蓋、絲杠防塵罩表面的粉塵;對于縫隙內殘留的頑固油污,用無塵布蘸取專用溶劑輕輕擦拭。檢查機械手外殼是否有劃痕或變形,關節軸端蓋密封件是否老化,若出現裂紋或硬化,需及時更換;查看傳動絲杠防塵罩是否完好,若發現防塵罩破損,需更換新罩并確保安裝緊密。

緊固檢測與功能驗證需全面覆蓋。用扭矩扳手檢查各關節軸連接螺栓、絲杠固定螺栓的緊固狀態;檢查接線端子是否松動,若發現松動需按規定扭矩擰緊。庫卡機器人保養完成后,通電解除機械臂鎖定,執行各關節軸點動操作,觀察運動是否順暢、有無異響;運行標準測試程序,讓機械手執行預設軌跡,通過示教器監測定位精度,連續運行 30 分鐘后,停機檢查各潤滑部位是否有泄漏,確認無異常即可完成保養。
kuka 庫卡機械手本體保養間隔需結合使用場景調整。若機械手每日運行時長超 8 小時或作業環境多粉塵,保養間隔需縮短,關節軸潤滑頻率需增加;若作業環境清潔且負載較輕,可按手冊建議間隔執行。日常使用中,需定期觀察潤滑部位狀態,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通過規范的本體保養,能有效減少機械手部件磨損,維持運動精度,保障設備長期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