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無人機機庫服務商星邏智能正式發布其第三代機庫旗艦產品,并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
2019年9月,KUKA機器人維修,全球領先的SDN芯片和Whitebox設備提供商盛科網絡發布了面向5G承載和邊緣計算應用的第六代核心交換芯片;
2019年8月,同程藝龍落地使用可結合大數據智能分析用戶的真實訴求,為用戶提供最優解決方案的新機器人;
2019年10月,蘇州工業園區智能網聯測試區正式啟用,成為“江蘇首條”、“5G全覆蓋”的智能網聯公共測試道路;
...
2019年是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年,園區企業的人工智能新興技術飛速發展,智慧創新應用場景層出不窮。
專家表示:在可預測的未來,人工智能將加快與社會發展的融合,成為經濟成長重要推力,并有望塑造出全新業態。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緊跟國家戰略與政策,高度重視以人工智能為中樞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著力培養重點及特色產業集群,助力全新產業體系建立。那么,園區是如何成為蘇州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區、先導區?“園區理念”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催化劑。
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產業愿意終會變為現實
2019年被稱為“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落地元年”,如何將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園區選擇將AI技術與園區千行百業都聯系起來,著力于“智能+政務”、“智能+城市”和“智能+產業”等重點領域的發展,開展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實驗,對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行全新試探。
車外風景變幻移動,但令人驚奇的是車里卻沒有司機,不要驚訝,這只是在知行科技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實驗中的一個應用場景;
無需多余操作,無人機可實現自動規避田間固定甚至移動的障礙,就像安上了“眼”和“腦”,這正是來自園區的極目機器人;
通過聲紋識別出對話人的性別以及身份,通過源定位判斷出說話人的位置,KUKA機器人維修,這不是科幻電影里才有的場景,而是思必馳天琴語音助手在發力...
在園區,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應用與交通、醫療、金融、教育等融合創新,產業AI已然初見規模。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園區產業發展?園區科信局副局長周村表示,“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人工智能應用無處不在、產業集聚發展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創新試驗區。”當人工智能應用無處不在,產業集聚,發展國內領先的產業目標也能逐步由愿景變為現實。
不只是知行科技、極目機器人及思必馳,近年,園區還為更多企業的創新成果應用落地提供了孵化平臺。據了解,目前園區已經積聚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近1000家,從業人員超2萬人,www.twshmhelmet.com,人工智能核心企業超200家。僅2019年上半年,園區實現人工智能產業產值170億元,繼續保持30%左右快速增長。
將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在政務管理、居民生活、工業經濟等場景落地生根,重點開展AI+工業、AI+醫療、AI+汽車、AI+旅游、AI+教育、AI+園區等技術應用示范,蘇州工業園區始終踐行著“園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