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紀錄片面世
日前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這是一部聚焦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紀錄片。
而這部紀錄片用到的人工智能技術來自科大訊飛,利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KUKA機器人維修,讓已逝的著名配音藝術家李易老師的聲音重現熒幕,完成了整部紀錄片的配音,成為全球第一部全篇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紀錄片。
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用事實說話,焦點訪談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聲音,正出自于已故的著名配音演員李易老師之口。不僅在《環游地球八十天》、《肖申克的救贖》、《刺殺肯尼迪》等知名影視作品中擔任配音,他更是為《再說長江》、《大明宮》、《美麗中國》、《地球脈動》等多部紀錄片獻聲,業內享譽度極高。因此,李易老師也一直是《創新中國》紀錄片總導演史巖心中最好的選擇。
記者從科大訊飛獲悉,在《創新中國》拍攝過程中,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也是拍攝內容之一。是否能用人工智能讓李易老師的聲音再現?總導演史巖的一個靈光乍現,卻促成了一次絕佳的嘗試。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介紹。
人工智能讓聲音復活
可要讓聲音復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該負責人介紹,去年10月份,科大訊飛團隊與央視紀錄頻道及專業配音團隊進行了溝通交流,確認了該項工作的可行性,工業機器人維修,隨后進入正式的制作階段。
首先我們選取了李易老師以往紀錄片的聲音資料,搜集了大約20個小時的可用素材。進行了一系列的處理和調優,在兩個多月的緊張制作后,完成了李易老師的音庫。該負責人說,在作品小樣出來后,配音團隊負責人王同是李易老師的學生,他聽到小樣作品傳來李易熟悉的聲音時,激動地表示,老想掉眼淚。
在經過與王同的專業配音團隊的不斷碰撞和打磨后,最終完成了全片的配音內容。這也是訊飛在語音合成技術領域的一大突破。該負責人介紹。
將在親人陪伴方面做貢獻
在1月18日《創新中國》首映式的現場,李瑞英、朱軍、沙桐、鄒悅等央視著名主持人與播音員齊聚,見證了科技重現斯人之聲的重要瞬間,這也讓他們驚訝不已。
參與首映式的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江濤表示,語音合成技術已經運用在多個領域當中,例如導航軟件中不同的合成提示音,但用于長紀錄片的配音尚屬首次,這也是科大訊飛在用科技向藝術的致敬。
對聲音復原具有很大的意義。江濤表示,做有溫度的AI這一理念是科大訊飛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未來這一技術也可以在親人的陪伴等方面做出貢獻。
,www.twshmhelm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