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旸科技陳凌鋒:我像一個“傻子”卻做了一款這樣的機器人
成立于2013年的麗旸科技,專注于家用等級機器人的硬體機構研發與智能機器人互動系統整合,于臺北與中國大陸各有一支團隊,團隊目前總人數約為30人。
2016年,麗旸正式發布了Robelf家用監控機器人(小貝機器人),主要服務于老人和小孩。目前,該機器人配有動力機構、語音交互系統和人臉識別系統,能以主動方式與使用者進行交互。
陳凌鋒的機器人夢:小貝
至今為止,小貝機器人(Robelf)是麗旸科技唯一的產品,而這也是陳凌鋒最珍貴的孩子。
其實早在陳凌鋒幼年時,他就對科幻片中的機器人極度著迷,機器人夢是他的一個情結。在他整個成長過程中,等待技術的成熟去實現這個夢想,成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2010年,iPad出來了,我知道,時候到了。因為iPad能夠將電腦的功能完全集成到一個小的平板上,這讓開發機器人有了可能。
在陳凌鋒看來,是產品形態的關鍵轉折讓他看見了機器人夢落地的希望,這也促使他真正開始著手機器人的研發。
其實早在2010年以前,陳凌鋒就已經投入到機器人的行業中。iPad首發那年,他拿到了一項機器人脖子軸承設計的專利。
然而,機器人維修,盡管當時技術的發展為陳凌鋒的機器人事業帶來了一定的驅動力,但他內心所渴求的遠遠超過了當下技術能承載的。
真的要去做一款機器人,我想要給他更多的東西,比如更多的智能交互,更多肢體語言的呈現。
采訪中,KUKA機器人維修,陳凌鋒指出,在他開始下定決心要做好機器人時,當時的語音交互、機器視覺都還沒有興起,硬件的發展也非常原始。
在硬件層面,如果只是簡單的一個桶子加上平板,我們的產品早在三年前就可以出廠了。
所以,某種程度上,也正是陳凌鋒的嚴苛和謹慎,讓小貝機器人到2016年才得以正式誕生。
峰業做媒,促成小貝與國人的姻緣
考慮到國內市場的殘酷性,我們一開始選擇銷往歐美的B端市場,也在合規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欣慰的是,獲得了比較好的認可。
2018年,經歷了在國外市場的跌打滾爬后,陳凌鋒終于決定將產品在國內上線。而促使這一轉變的最大功臣,莫過于峰業科技。
幾年前,我在國外學習經濟學,期間我的導師曾向我盛贊過這款產品的設計,后來我就持續關注小貝。回到國內,我私下了解了很多機器人產品,最后發現還是小貝比較吸引我。于是我聯系了凌鋒,用一天時間說服他,讓小貝回到國內市場。作為麗旸科技國內市場的合作伙伴,峰業科技CEO王峰道出了合作的緣由。
王峰補充說,其實,讓我決心去將小貝機器人推入國內C端市場的原因在于它的可量產性。我曾和眾多機器人廠商聊過,他們給我的回答都是兩年內無法量產,而凌鋒給我的答復是一年內。
小貝的優勢:可量產,成本低
關于能夠破機器人無法量產之局的奧秘,陳凌鋒指出,這主要得益于機器人架構的設計和生產模式的選擇。
可量產確實是個大的難題,但其實硬件部分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我們在硬件架構的設計和打磨上花了很大功夫,有將近五年的時間都在做這件事,讓機器人復雜架構下的每一個‘零件’符合量產要求,同時組裝起來又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但是量產帶來的問題就是機器人產品的質量很容易會下降,這是陳凌鋒開始最擔心的事,同時也是最不能容忍的問題。
為了確保機器人的質量,生產出高規格的產品,我找到了全球排名前幾的代工廠來合作生產。所以拆開小貝機器人時,你會發現后面的布線排版都是很整齊的,而市面上很多機器人內部的線路布局都會比較凌亂。
其實,不僅如此,在麗旸不是十分擅長的軟硬件整合層面,陳凌鋒也是選擇以合作的形式揚長避短。因而除了與大電子代工廠冠捷科技、數據服務龍頭中華電信合作以外,麗旸科技也與系統整合專家精誠資訊,合作打造極致的產品。
發展至今,在小貝機器人的設計和制造上,麗旸科技已經探索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而這一過程中,小貝機器人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可控優勢也逐漸被凸顯出來。
陳凌鋒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軟硬件的可量產化,機器人的成本具備可控性,這是小貝的優勢之一,也是機器人市場未來最重要的商業化方向。
先硬件后智能,將小貝做到極致
和眾多機器人廠商一樣,受限于現在的技術,在打入和推廣市場的方式上,陳凌鋒也同樣強調要抓住特定的剛需,慢慢得去吸引和培育客群。
我認為,現在的產品無法做到智能是因為硬件發展跟不上軟件發展的步調,人工智能產品里面,只有智能音箱做到了。而想要做出智能的產品,這也不是短期內能夠一蹴而就的事情。因而,對于機器人產品,我的想法就是先著力打磨硬件。
最終回到產品的設計邏輯上。對于這一點,陳凌鋒認為麗旸至今為止主要投入的部分仍然是硬件,即用穩扎穩打的方式去一點點塑造機器人的結構,比如臉部的一條弧線,只為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我們的平板上有一個弧形的設計,為了這個改變,我們需要變動UI,這花費了我們很多精力。其實對于初創公司來說,這樣的變動是一件需要勇氣去做的事情。但是,成品出來后,我們發現這一設計遠遠優于方屏。只是用戶可能不會注意到這一差異,但他們會覺得小貝的‘臉’更加可愛。
不僅優化了細節,為了增強小貝的差異化,陳凌鋒也為小貝設計了雙鏡頭。
你看,除了前置的攝像頭外,小貝的腦袋后面還有一個可拆除式的后置攝像頭。這一設計就為帶孩子的媽媽帶來了便利,比如寶寶睡著了,媽媽可以把后置鏡頭放在床邊,然后帶著機器人去廚房做飯,透過機器人的平板顯示,媽媽可以一邊做飯,KUKA機器人維修,一邊監視孩子的狀態。這個設計也被普遍認為是小貝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談到下一步如何提升體驗,陳凌鋒強調要在小貝現有的優勢之上,將產品做到極致。接下來,我們將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優化產品的智能交互上,包括將云服務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融合到機器人產品中,致力于將小貝做到極致。
而在市場的推廣戰略上,他則是堅持先走B端路線,通過內容定制化來打入學校助教等應用場景中,隨后,他將利用量產和價格優勢,去更進一步的做市場,并持續的迭代和優化小貝機器人。
最后
從歐美轉戰國內市場后,麗旸科技啟動了打開全球市場的行動,但強調產品能力這一核心要素從未改變。另一方面,鑒于需要大刀闊斧拓寬市場的考慮,陳凌鋒也談到了融資方面的需求,我們現在需要一筆資金,麗旸希望釋放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去尋求1000萬美元的融資。
現在,一切也正如預定的計劃,2018年8月1日,小貝機器人如期開售,并在內容上與網易達成了進一步的合作,而這也必將為麗旸在國內的競爭力上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