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將成首個對機器人征稅的國家
韓國擬修改稅法,變相對機器人進行征稅。如果該提議最終被批準,則韓國將成為全球首個對機器人征稅的國家。
企業采用機器人導致人類失業問題在全世界持續延燒,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而韓國政府決定采取行動,為減緩工業自動化進程,將調降前任政府對企業自動化投資的優惠稅率。
根據TheKoreaTimes報導,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稅法修訂計劃表示,將減少以前政府為提高生產力而為企業提供基礎設施投資的減免稅收優惠。目前,韓國政府對投資工業自動化設備的企業提供稅收減免,幅度在3%~7%。20170811-korea-robot英國《金融時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韓國是世界上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國家。
這個夕陽政策計劃在年底終止,但韓國政府建議延期至2019年底,屆時稅率最多只能優惠2%。機器人稅的原始定義是對工業自動化使用的機器人征稅,隨著工廠大量引進先進機器人,勞工自然就會失業。由于失業率上升,政府將需要更多福利計劃資金,而機器人稅的概念可彌補下降的稅收。
業界人士認為,先前韓國的自動化投資優惠稅雖然不是對機器人直接征稅,但也可以解釋為一種類似的政策,因為都涉及同樣的工業自動化問題,F在沒有國家正式采用機器人稅,但是政府、經濟學家和技術專家一直在爭論這種稅收的利弊。
支持和反對者各執一詞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是機器人稅的知名倡導者之一,他認為政府應該對機器人征稅,以資助那些失業者并放緩自動化腳步。蓋茲當時表示,在工廠工作年薪5萬美元的工人,賺到的錢要繳稅。如果一個機器人來做同樣的事情,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我們應該以類似級別對機器人征稅。
他還強調,世界上還有許多工作需要人的手和心靈,工業機器人維修,因此人類不會被機器人完全取代。世界想要的是借此機會制造今天擁有的所有商品和服務,解放勞動讓我們有時間照顧老年人,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這些工作需要人類的同情和理解,現在這些領域嚴重缺工。
世界經濟論壇(以下簡稱WEF)去年曾發布報告稱,未來五年,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導致全球15個主要國家的就業崗位凈減510萬個。而這15個主要經濟體的勞動力數量占到了全球整體勞動力數量的約65%,意味著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五年將導致全球約上千萬人失業。
另一方面,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等全球性組織強烈反對對機器人征稅的想法,聲稱機器人稅將破壞機器人產業競爭和技術創新。前美國財政部長LawrenceSummers也反對對機器人征稅的想法,稱蓋茲的論據深刻誤導。
征稅也遭到了使用和制造機器人公司的不滿,它們表示機器人稅對自家業務不利,而且會阻礙創新。
去年在歐洲引發機器人稅的爭論是起因于歐盟立法委員開始提出機器人征稅提案。今年2月,歐盟通過一項反對引進機器人稅的決議,同時將人工智能機器人正式分類為具有個性的電子人。